乔石夫人郁文:“陈布雷外甥女”的传奇人生

2015-05-30 10:48吴兴唐毛信意
党史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联部联合晚报

吴兴唐 毛信意

郁文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她是蒋介石“文胆”陈布雷的外甥女,父亲翁祖望是陈布雷的机要秘书,而郁文自己却早早参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与乔石结婚。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夫妻俩始终患难与共。出身名门投身革命

郁文原名翁郁文,192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慈溪。她的童年在慈城度过,曾就读于藕田小学、尚志小学(今慈城镇中心小学前身)和慈湖中学。也许出于与家庭“划清界限”的考虑,她参加革命后将名字去掉了这个“翁”字。

郁文的父亲翁达(又名祖望)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在当地很有声望。其一生主要是担任陈布雷的秘书。她的母亲则是陈布雷的五妹陈若希。陈家是慈溪名门望族。陈布雷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后为蒋介石撰拟《祭告总理文》,一举成名。1935年后,任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等要职,长期为蒋介石撰写文告、文件和文章。

郁文青少年时期受大舅父陈屺怀和大哥翁泽永的影响,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当年16岁的她,是最年轻的队员。在中学读书时,她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通过他们,借阅到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高尔基的《母亲》等,还读到了鲁迅的杂文。

1944年秋,温州沦陷,在温州高中读书的郁文决定离校回慈溪老家,投奔浙东四明山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母亲知道她准备“上山”,要她好好想想,舅舅陈布雷和父亲翁祖望是干什么的。郁文回答说:“现在国共合作抗日,首先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开明的母亲默然同意了。

于是,年仅18岁的郁文背着行李,穿越日军据点,来到四明山上的鲁迅学院。鲁迅学院是中共浙东区委开办的,主要培养文教、民政和群运方面的干部。

两个月后,鲁迅学院支部决定发展表现积极的郁文入党,但由于她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复杂,没有人适合做她的入党介绍人。组织出面,由中共浙东区委委员林克和鲁迅学院院长黄源做她的入党介绍人。区党委批准时指示,因其家庭出身不好,特别将候补期延长为一年(一般是3个月)。9个月之后,支部通过决议,同意郁文提前转正。这次,区党委批准了支部会议决议。1944年9月15日,郁文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从《联合晚报》到全国学联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签订了和平协定。为了有利于谈判,中共主动提出让出包括浙江在内的南方八个省的解放区。从1945年9月起,中共浙东党政军人员整体分批北撤。鲁迅学院院长黄源向浙东解放区党委书记谭启龙建议,鉴于郁文和陈布雷的亲属关系,宜派郁文去上海搞情报工作。党委组织部找郁文谈话,要她尽快去上海。

10月初,郁文到达上海,进入之江大学教育系读书,组织关系从解放区转到之江大学支部。

1946年5月起,郁文担任了《联合晚报》的记者,以及《青年知识》半月刊的特约编辑和撰稿人。《联合晚报》实际上是上海地下党支持主办的报纸,经理王纪华、总编辑陈翰伯、主笔冯宾符、编辑郑森禹、姚黎民,都是共产党员。

在这里,郁文认识了乔石。乔石也在《联合晚报》工作。1945年至1949年期间,他担任了上海地下党学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学委”)中学区委组织委员、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等职。

《联合晚报》是当时上海唯一的晚报,十分畅销。郁文经常到一些重点大学采访,到重要的学生集会、游行示威的第一线采访,突出报道了上海学生运动,也报道了全国各地的重要学生运动。她撰写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成为该报享有盛誉的记者。

特别是,她以“凌澜”为笔名,写了一篇题为《高风亮节永照海上,执法殉法沉冤未雪》的文章,报道了江苏高等法院刑二庭庭长郁华(郁达夫之兄)被日伪特务组织“76号”负责人丁默邨秘密杀害的经过。

1947年5月,国民党当局查封了《文汇报》《联合晚报》和《新民晚报》三报,多名记者被捕。为防止意外,党组织决定让郁文离家隐蔽,并参加筹组全国学联,工作上由乔石负责联系。10月,乔石通知她,她的组织关系从之江大学转出,转到了全国学联。

陪护陈琏去解放区

此时的中国,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斗争异常激烈。在郁文的家庭中,也暗流涌动。

郁文的表姐陈琏,是陈布雷的小女儿。她1940年入昆明西南联大读书,又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在进步同学影响下加入了中共,后与北平地下党学委负责人袁永熙结婚。

1947年9月24日晚,陈琏与袁永熙被捕。所幸叛徒指认时,没有认出袁永熙就是地下党姓袁的负责人。特务在他们住所搜到的,也仅仅是“民主青年同盟章程”。审讯关押数月后,蒋介石下令,交陈布雷“严加看管”。11月13日,陈布雷自杀身亡。

一个多月后,在上海地下党学委总交通乔石的安排下,陈琏夫妇来到上海交通员顾金德家中,取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假身份证件。组织上决定,由郁文陪同他们去解放区。

3人换了装,杂在“跑单帮”的人群中,先到镇江,然后从淮海战场边沿和间隙地区穿行,向石家庄进发。到了刚解放的石家庄后,他们被告知不必去西柏坡,北京即将和平解放,就加入中央机关队伍,向北平进发。1949年2月初,进了北平。4月,在中央青委机关基础上,成立了团中央。3人都留在团中央工作,郁文担任了办公室秘书。

1952年初,郁文与时任浙江省杭州市委青委宣传部部长的乔石结婚。婚礼十分简单,郁文第二天就照常上班了。据郁文的姐夫胡祖源介绍,郁文和乔石有不少相同之处:“两人都为人宽厚,极重情谊,读书刻苦,办事认真,关心他人。”

婚后,郁文调到杭州工作。1952年底,乔石调到上海,任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郁文也随之调往上海。1954年春,乔石奉调鞍山,担任鞍钢建设公司工程技术处副处长、处长。随后,郁文也调往鞍山。1957年初,郁文担任了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夫妻俩患难与共

1957年夏天,整风“反右”运动开始。郁文性格直爽,稳重的乔石不断提醒她,讲话要谨慎。即使如此,她出身不好的问题,也仍然被提了出来。她被要求与母亲“划清界限”。她的内心十分痛苦,不得不在会上违心地表态。好在不久,风头过去了,郁文依然常回去看母亲。

“文革”时,郁文的表姐陈琏被关入“牛棚”,1967年11月19日夜里,陈琏从11楼纵身一跳,自杀身亡。

因为陈布雷的关系,郁文在“文革”中也被贴了大字报。但在属于“文革”重灾区的中联部,每天都有“重磅炸弹”,多名部长、副部长和局级干部被揪了出来,乔石等都被关进中联部的“南小楼”,隔离审查。郁文只是处级干部,加之性格亲和、平时群众关系好,因此涉险过关。

1969年6月,乔石夫妇等中联部人员共678人,被发配到黑龙江肇源“五七干校”(1970年迁往河南省沈丘县)。

1971年1月,耿飚调任中联部部长。在他的努力下,中联部被打倒的干部逐步“解放”。乔石和郁文先后调回中联部,在新成立的“研究组”工作。

1978年2月,乔石被任命为中联部副部长。1982年,担任了部长。在当年9月的十二大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87年,在十三大上,成为政治局常委。

虽然乔石的职位不断变动上升,郁文依然保持着低调本色,一直对自己、对子女、对乔石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每当收到子女来信,她都要把信中的錯别字一一纠正,然后退回给他们注意改正。现在4个子女中,有两对夫妻获得了博士学位。

接触过郁文的人,都钦佩她温厚善良、待人以诚的作风。有一次,郁文随乔石到澳大利亚访问,在悉尼的华人华侨欢迎会上,她见76岁的关简芳女士同众人一起站着,马上请她到自己身旁坐下。这让关女士非常感动,分别时与郁文紧紧拥抱。

郁文对家乡一直非常关心。慈湖中学北京校友会,每次举行校友联谊会,郁文只要有时问,都会去参加。2013年1月,郁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猜你喜欢
中联部联合晚报
岛内感慨唯一晚报停刊
好感度排名,蔡英文倒数第二
从严治党三年,山西干部选拔成中联部宣介样本
胡耀邦提议建立中联部新闻发言人制度
台媒不满“立委”提案也抄袭
乔石的中联部往事
中联部:引40网友深入腹地
继往开来 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
——纪念党的对外工作90年暨中联部建部60年活动综述
纪念党的对外工作90年暨中联部建部60年大会及文艺演出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