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清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
1.选题背景
关于这一课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有多方面的研究,网络、报刊、书籍有很多理论性的阐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既是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国内课程改革的重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许多国家便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
国内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可称为“数学泰斗”的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中小学生自主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成功的课题研究,如像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等。不难发现,这些大都是城市高中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
再看看农村高中教学,发现只限于某个人、某个案例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很多,但却很少有能实现在整个农村高中全面推广的成功经验。可以说在农村高中教学中,对于此课题各校虽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有关系统的理论和具体做法的深层次研究还是比较少。
纵观国内外有关“农村高中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的研究状况,进行农村高中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既顺应了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与必需。
就我校状况而言,由于高考的压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我校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被动接受式,已习惯接受教师的灌输,离开教师的讲解就不会学习,表面上考试成绩还不错。但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而言,被动和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改的主要障碍。
基于以上分析与思考,农村高中必须在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于是,我们结合新课程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就农村高中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致力于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最大限度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并得到领导、家长、学生认可的路。
2.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最终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效果。
(1)学校目标
提高学校新课程实施的实效,并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四个形成”: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形成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
(2)教师目标
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形为的变化,使教师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学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3)学生的目标
通过研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转变,其主要特征是从单一走向多样,达到四个具有:具有主动的学习精神,具有灵活丰富的学习方法,具有探究学习的能力,具有合作学习的习惯。
3.研究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课堂重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人们不断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新的教学方式不是现成的,需要我们在反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教育环境进行广泛、深入的实践和探索,在形成新的理论和模式的同时,丰富和完善新课程理念。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途径、方法与步骤
1.研究途径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及其策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方法,措施要得力,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1)分析研究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表现及原因,研究探索出教师有效教学的方式
针对师生低效教学行为的表现,通过探讨研究,提出相应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教师而言,主要包括有效备课策略、有效授课策略、有效管理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具体内容为: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造学习型课堂;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优化师生互动,努力追求高效;优化练习布置,巩固转化学生知识;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优化教、学反思,改变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分析研究学生情况,提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學习方式的形成。通过观察调查,摸清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表现、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从而更新学生学习观念,改变低效的学习方式及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内容为:学生有效预习,做到自主合作;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提问,质疑有方;学生有效探究,创新有方。
(3)关注过程,求真务实地上好每一堂实验课
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组内推出一堂实验课,并及时落实人员、上课时间。每次上课之前,课题成员集体备课,课题成员准时认真听课。上课后根据本课题研究主题和“课堂教学评价表”实事求是地评议。评议中,课题组成员在探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探索规律,获得了共同的提高。
(4)加强反思,总结研究过程,切实做到扎实有效
课题研究是在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的。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对照新课程标准,在本课题研究中及时调整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平时,要求课题组成员不断反思自己的实验经过,善于发现本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及时撰写下来,形成教学案例、论文。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
调查在新课程实施中促进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行为现状,结合我校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切入点,不断总结形成结论。
(3)行动研究法
运用新课程理论和成功的实践经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提炼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4)比较研究法
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优化相应的教学策略。
3.研究步骤
(1)分析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并从根本上对这一理念进行必要的剖析。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实施何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规划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拟定课题方案,整体规划,总体设计该课题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实验教师队伍,带领实验教师认真深入学习课题方案及有关的文献,领会实验的要求,并设计了一套开展课题研究的程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3)实践操作阶段
这个阶段,是将理论模式研究与操作程序设计有机结合,让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
(4)结题推广阶段
教师要将实践得出来的经验加以汇总,并进一步推广。
三、前期研究情况及保障措施的简述
我们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开展了广泛的课堂教学调查研究。据学校教导处对年级学习特点的问卷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6.7%的学生没有主动互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1.2%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有效探索的精神和行为;32.4%的学生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和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47.6%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7.53%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为了以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做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潜能开发、能力养成与素质培养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构建、掌握与运用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平台与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一直进行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具体的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有:
1.领导重视,选题切合校情
我校领导一直很重视教育科研。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课题是符合我校实际的,课题立项后,我们会乘借东风,加倍努力,把课题做精做强做好。
2.课题负责人和课题主持人科研能力强,教科研取得了可喜成绩
课题研究参加者均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骨干,教学教研经验丰富。课题来自于我校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课题组成员都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所有成员都精力充沛,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完全有能力完成该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
3.资料设备齐全
学校重视教育科研,形成了科研兴校的氛围。本校名师工作室对本课题大力支持,能提供科学的指导。学校教学硬件设备良好,设施齐全,有高效快捷的网络、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学校软件资源也很丰富,有各種类型的光盘教学软件几百套之多,其教学内容覆盖全部学科,这些都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制度保证
一是课题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课题项目活动,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研讨会,保证有足够的学习、反思、改进教学的时间。
二是定期组织人员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撰写研究文章、经验总结。
三是加强理论学习的管理,在自我学习和集体研究学习的基础上互动交流,使课题研究建立在良好的学习基础之上。
5.有时间和经费的保障
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以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学校全部实报实销,并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每阶段给予课题组成员一定奖励。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农村高中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4ZD013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