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博物馆作为保存和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国家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其建设和发展。透过博物馆,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了解一个国家和城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是城市的形象。
关键词:博物馆;空间设计;场所认同感;实现
1 空间与场所
1.1 空间的概念
19世纪德国人第一次将“空间”的概念引入到建筑学中。就建筑学而言,空间包含了居住性、心理性和功能性等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与建筑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建筑师通过地面、天花板和墙壁来创造空间。因此,建筑空间也可以说是物体和感觉其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在建筑所构建的空间中,会产生交流,空间中的各项要素能够通过空间语言影响人们的行为。
1.2 场所的界定
场所包含了方向感和认同感,认同感的形成需要场所拥有地域文化性、识别性和连续性。场所精神的本质是要构建人与场所之间的联系,。场所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人在场所中的活动为场所注入了精神。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要积极构建场所特性,增加参观者和博物馆之前的联系,增加博物馆场所的活力。
2 场所认同感
2.1 认同感与场所认同感
所谓的认同感实质上指的就是心理层面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达成的一致和接受、认可的感受。事实上,本文所探讨的认同感与此有一定的区别。“场所精神”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独立存在的灵魂,而灵魂则是场所生命力和活力所在。然而,隨着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力量削弱了人对场所的依赖性。但人不可能真正完全脱离场所,“定居”就很好地阐释了人与场所之间的联系,人定居下来后,会同时产生“认同感”和“方向感”。现代社会中,人们过分注重“方向感”,导致认同感被“疏离感”所取代。因此,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应强调认同感的回归。
场所认同感是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有气质。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所表达出的内涵就是,它原本就属于这里。拥有场所认同感的建筑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气息,进而内化和传递出特定的文化情感。对于特定场所而言,其场所认同感的形成与其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有直接关系,具体包括了处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人和建筑,这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场所认同感。同时,因为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别,才会使建筑形成独特的场所认同。在博物馆设计中,不仅要将其融入原有的城市文化中,还应体现出特有的人文情怀,进而形成统一的场所精神。
2.2 场所认同感的意义
场所认同感的意义在于给予拥有者心理上的安全感。当人置身于空间中,会感知空间中的方向,有方向的指导,人才拥有了存在感。实验证明,人若处于没有光线、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的空间,会失去所有辨别方向的依据。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会产生恐惧感和迷失感。因此,人处于某个环境中,必须要在环境中认同自己。换而言之,人必须要明确自己与场所的关系。
场所认同感还可给人以满足感。在环境中,若方位系统不明确,会使人感到失落。例如,当人去到陌生的城市,会因为无法明确辨别方向而在陌生的环境中迷失。人在某个场所中生活久了,就会对地区产生认同感。每一个场所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特殊的自然条件、文化和功能等,这使场所给人以满足感。
2.3 场所认同感的形成条件
场所空间为场所认同感的形成的环境。人处于空间中,必然产生空间感。空间感指的是人处于空间中,对空间中的景物产生方向感。事实上,空间会对人的生活品质产生直接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法脱离空间。因此,我们不断致力于改善空间环境。例如,增加换进绿化、安装红绿灯等,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空间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人有落叶归根的观念,就是对认同感的归属。总而言之,场所认同感的形成需要场所空间,以及场所空间中的具有地域性、标示性和连续性的特性,以满足场所认同感的需求。
3 博物馆空间设计场所认同感的实现
3.1 博物馆空间设计手法
博物馆的设计手法包括了聚焦、借景、融和等,本文将对以上设计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1)融和。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融和强调的是运用一定手段将各类元素进行组合,使其成为具有个性和功能的综合性整体。就字面意义而言,融和包含了交融和和谐两个层面的意思。交融强调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关系,和谐强调的是室内视觉元素的关系。融和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环境各元素和建筑的协调,使得自然环境和建筑共同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情,为场所认同感的形成奠定现实基础。例如,在苏州博物馆中的室内庭院中,栽植了紫藤,实现自然环境和室内环境的整体融和。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应注意对所使用的元素的控制,避免元素的过分堆砌。同时,强调对元素的简化和抽象化,运用最为简单的元素集合形态,产生最强大的表现力。
(2)借景。建筑的存在都是依赖于物质环境的。建筑通过自然和人文环境营造的氛围构建出独特的地理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认同感。在建筑设计中,认同感的实现需要借助借景的设计方式,具体包括了自然借景和人文借景。第一,人文借景。博物馆身处于建筑群中,博物馆特质、博物馆的内外环境都会在无形中受到建筑群所形成的外部文化的影响。例如,某博物馆所处的地段均为英式风格的建筑,因此在博物馆的设计中,也融入了英式风格的元素,使得整体外观明快典雅。这不仅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也更好地融入了区域的整体建筑中,不会显得突兀。
(3)聚焦。聚焦指的是要将建筑空间中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强化处理,进而强化设计中的表达。在博物馆设计中,集中展示空间和交通枢纽空间都是其关键空间所在。在集中展示空间的设计中,应强调对室内陈设的合理安排,使其形成主次和层次分明的环境。在具体设计中,可以从色彩、亮度、形态等方便进行考虑。在交通枢纽空间设计中,应注重对平面布置的设计。在博物馆中,交通枢纽是空间中人流量最为集中、也是使用最为频繁之处,应积极营造文化和艺术风味。在苏州博物馆的中央庭院采用的就是聚焦的设计方法,中央庭院同时聚集了室内和室外的视线,也因此起到了空间枢纽的作用。
3.2 场所认同感的实现
认同感是源自日常生活经验的。人们生活于某个环境中,并逐渐成为自觉的生活规律,那么人们就会对这种生活习惯产生认同感。事实上,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也源自与此。例如,在台湾24小时营业的书店随处可见一大批固定的客户。逛书店是许多人夜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书店也是许多人喝咖啡和约会的场所,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人们场所认同的一部分。在博物馆环境的塑造中,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场所认同感,还应该积极去影响和促使新的认同感的产生,培养人们即使不参观博物馆,也依然要去博物馆坐一坐的习惯。要让人们回味传统文化,让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法取代的一部分。
4 小结
博物馆场所空间所呈现出的认同感,是人们认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基础。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可以采用借景、融和、聚焦等方式,实现人们对博物馆场所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俞贝妮.浅析场所精神理论对博物馆设计的启示[D].浙江理工大学,2012.
[2] 项彤.地域文化视角下特色博物馆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