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涛
作者女儿
女儿是安静懂事的孩子,人见人夸,但与此同时,她的过于内向和胆小也常常让我感到尴尬万分。
女儿两岁时,我们到饭店吃饭。刚进门,一个才会走路的小男孩便跌跌撞撞地跑来,围着女儿又跳又叫,还不时试图拉女儿的手。女儿先是觉得莫名其妙,不一会儿便在小男孩的热情“围攻”下害怕起来,紧张得要我抱。
女儿怯怯的表现让我十分难为情,我断然拒绝了她的要求,她只好紧紧拉着我的手。我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她便很不情愿地被小男孩拉着手。小男孩不断示意女儿和他一起到邻桌去,但女儿因害怕而紧绷着身体,死死地站在原地。小男孩于是使出全身力气拉女儿,女儿险些被拽倒,她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每次外出玩耍,女儿一遇到小朋友,就会本能地慌忙躲开,就算偶尔在我的鼓励下和小朋友拉拉手,也只是轻轻碰一下,立马将自己的小手缩回,像是完成了一个极艰巨的任务。
带她到游乐场,对我来说更是痛苦万分。与她年龄相当的孩子一进门就撒开欢,她却一直不肯松开我的手。坐木马拉着我的手,上滑梯拉着我的手,玩沙子时要我紧紧守在身边。若在拐角处突然碰上奔跑或欢叫的孩子,她便立即扑到我身上警惕地看着对方,直到对方渐渐走远。
女儿在与同龄孩子的沟通方面,像一个十足的“蛋壳宝宝”。因为一直由我一个人带,女儿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少和小伙伴一起嬉戏打闹,即便外出游玩,她的朋友也都是临时的。大部分时间,她更愿意缩在一个无形的蛋壳内。在这个安全范围中,她快乐而自在;一旦离开这个范围,她就局促不安、万分紧张。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开始思索对策。我想,想让“蛋壳宝宝”破壳,必须要激发她自己“破壳”的欲望。孩子需要自发的成长,而不是“被成长”。
我购买了大量儿童交往的图画书,和女儿一起看。带她到附近的幼儿园门口看孩子们户外活动——看,小朋友们在做操,每天锻炼身体;看,他们在玩“丢手绢”呢,就像书里画的一样;看,老师在和大家玩“老鹰捉小鸡”呢,母鸡要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走呀……女儿看得兴致勃勃,充满向往地说:“妈妈,我也要去幼儿园。”我不失时机地说:“好呀,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你要和他们一起玩吗?”女儿想了想,还是坚定地说:“要!”我高兴地为她鼓起掌来!
朋友聚会,我带女儿一同参加,引导她和朋友的女儿一起玩;去游乐场,我鼓励她去和小朋友一起过家家——开始,她很紧张,只会殷勤地递玩具给对方,别人如果递一个玩具给她,她接过来都会兴奋半天。
我看着她常常像个小心翼翼探出触角的蜗牛,紧张地观望,谨慎地前行,遇到一点危险便立即缩回壳里,待很长的时间。我也不强求她,继续激发她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欲望,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她大加赞扬。
现在,女儿正在慢慢伸展出自己的羽翼。看着她和小朋友一起玩,有时开心得完全忘了我的存在,我心中偶尔会有些小失落,但更多的是欣喜。我知道,照顾和分离都是母爱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就像纪伯伦诗中所说: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爱——是孩子的飞翔/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