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坤
[摘 要]在当代中国,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其特有的社会文化地位。高度重视并千方百计的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高职的文化建设在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理念不科学、制度不健全、主体不明确、发展上的急于求成等阻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因素。
[关键词]文化自觉 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022-03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今普遍迈入了深入内涵建设、全面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文化追求是大学的一个本质特征。但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应局限于建设有文化的校园氛围,更不能成为已有高校文化的抄袭者,而应该通过逐步实现学校的战略规划,形成各自学校的校内文化自觉,用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文化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一、文化自觉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源,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和相处的能力”。[1]
文化自觉包括了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不论哪种文明,无不由多个族群的不同文化融会而成。我们在这些族群的远古神话里,可以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强调自己文化的纯正性。一旦失去了固有的文化自觉,将会使人失去方向和目标,甚至会走向愚蛮。总之,能够尊重并汲取优秀的文化,从而建构全新的固有文化环境,即为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二、高职院校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和保证。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重视文化建设,其核心就是在其教育研究、教育探索和教育实践中形成文化的自觉。
(一)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
回首走过的发展之路,在我们国家单独设置办学的高职院来看,大部分走过了升格、合并的路子。在发展前期,重点建设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而缺乏对文化自觉层面的理性思考和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如对存在的价值、办学的路径、发展的方向等目标的反思与探索。在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系统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但是所有的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的层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才具有科学性和特色性。反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其高层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中,如果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高职文化,就很难保证其科学的发展,就更难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
(二)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在任何时候高职院校都不能成为一个技能、技术的训练场,而要努力建设成一个培养人、塑造人、锻炼人、发展人为一体的学习、实践场所。“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既体现在专业技能上,又体现在文化道德修养上。从目前生源来看,高职学生属于应试教育的弱者,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人生目标不明、自卑心理较重、自律意识不强、人文素养薄弱等共性。如果高职教育再一味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文化育人,高职学生的人格养成就会产生不足,学生走入社会时可能难以立足。”[2]所以,以塑造人、培养人为高职院校发展宗旨的“文化自觉”,其客观存在性不可回避的成为了其价值重建的必然选择。不管哪一所高职院校,要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千秋,决定因素就在于该高职院校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氛围和积淀。
(三)加强文化自觉是高职院校引导主流文化的渠道
当前,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影响了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中华文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自信,这部分学生反而对一些西方鼓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顶礼膜拜。长期受到这种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对长知识、学文化的黄金时期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扭曲他们的理想信念、人格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因此,有步骤的推进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有效的文化自觉培养,在学生的观念中形成一种主流的文化去引领多元文化,能对高职院的学生起到有陶冶情操、净化思想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依旧存在着内涵不足、功能不完备、机制不合理的弊端,对高职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化的自信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文化育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理念不科学
在高职院校的文化理念形成过程中,大部分是基于学校的工作或管理人员对文化的理解而形成的,师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工作和学习。但是,目前人们常常回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要的核心问题,对文化的理解有一种浅显的片面认识,甚至把对文化的理解看作是一些符号、一种形象设计、一种娱乐活动,简单地把校园中的一些建筑、草坪、雕塑视作文化的象征,甚至把一些日常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和常规讲座当成是在建设高职院校文化。
这些对高职院校文化片面而又肤浅的理解,将使高职院校文化丢失其原有的本真意义,而且这些片面的观点和思想还会各自为政,互不相容,影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缺乏一种主导。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对高职文化的肤浅理念,已经毁坏了文化的真正面目,是一种伪文化。
(二)制度不健全
不少高职院校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却忽视了内涵的建设,导致两者没有并驾齐驱的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上指导思想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部分高职院校在文化的建设上,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模仿和复制其他高校校园文化的模式,甚至有些高职院校之间照搬照抄,相互模仿。
(三)主体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后勤服务人员这四大类。由于工作的差异性,每一类主体对学校的期望、追求是不同的,甚至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上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主体之间存在的这些观念、利益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某方面的冲突。高职院校文化冲突的主体是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其他主体而展开的,需要明确的是学生是中心,主体是学生。
(四)追求急于求成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不按照发展规律,不遵循市场导向作用的思想依旧存在。不少高职院校急于求成,过度强调学生的职业性,把学校看成培训中心,把高职教育当成“就业”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和培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存在着相对重视专业学科的系统性而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性;相对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道德伦理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相对重视企业职场文化的营造而忽视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涵养。长此以往,可能造成高职学生成为有技能没信仰、有知识没智慧、有规范没道德、有欲望没理想的‘单向度人。”[5]
四、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加强高职院文化建设
(一)在对高职院校文化地位的认识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灵魂,换言之,高职院校在工作和活动中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无不是在追求一种特定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建设。从战略意义上讲,高职院校要想把文化育人提升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上来,增强文化自觉,必须从高职教育的根本特点谋划、探索和研究目前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和困境,注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培养优秀人才就是文化建设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设计和规划好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
(二)在高职院校文化的育人使命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一所高校的建立,归根到底其根本任务和使命是育人,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高职教育在育人过程中要实现高职教育双重自觉,也就是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得技术又要有严谨的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始终确定为学校坚定不移的使命,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技能和素质都得到全面提升,为走向社会和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每位高职学生都培养成为既有知识、有技能、有智慧,又有责任、有精神、有境界的文化人,使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技高为师的专业自觉、‘身正为范的道德自觉、‘关爱学生的育人自觉,真正成为文化自觉的积极推动者。”[2]
(三)在高职院校文化的科学把握上要形成高度自觉
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建设不能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和激情,更需要的是摸清规律,科学把握,循序渐进的稳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的创新和积淀。在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学校的方针、理念、办学特色的凝练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践而形成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必须进一步凸显以‘服务为本、职业情怀、经世致用、崇德尚能、创新创业等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以‘刚性标准、弹性过程、柔性管理等为核心架构的制度文化;以‘德高为范、技高为师、爱岗敬业、分工合作为核心特征的行为文化;以‘和谐型校园环境、互补型“双师”团队、共建型实训基地、共享型教学资源、公共型服务平台等为核心载体的物质文化”;[6]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措施上,要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不断将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地方区域文化的优秀传统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机的协调融合,形成高职院校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最终实现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自有文化。
[ 参 考 文 献 ]
[1]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2(8).
[2] 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構[J].江苏高教,2013(2).
[3] 许黎英,平静.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职教论坛,2012(28).
[4] 石中英.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5] 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6] 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7] 吕杨.论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J].大学教育,2012(2):5.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