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宁
摘 要:“元四家”中最被后人热议和津津乐道的一位画家当属倪瓒倪云林了。他被世人称元代绘画的最杰出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之一。他的绘画是文人画高逸艺术语言的最好诠释,他的山水画有人称之为“影之画”。本文就试对倪瓒“影之画”进行详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倪瓒的绘画美学思想。文章从倪瓒及其山水画和影的美学思想以及倪瓒“影之画”的美学价值及影响这些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影;绘画美学;山水画
倪瓒是“元四家”之一,其画风崇尚简远,画面充满了一种极其清幽洁净、静谧恬淡之美,让人产生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有学者认为倪瓒的山水画可以称之为“影之画”。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来探求其文化内涵。
1 倪瓒及其山水画
倪瓒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望族名门,家世背景是相当富裕的。在他23岁之前,他的生活是衣食无忧的,但是当他23岁的时候教养他成长的兄长倪文光去世了,接着嫡母也与世长辞,这就导致支撑家庭的重任落在了倪瓒的身上。官府逼租,敲诈勒索,收租输租等琐事就找到他的头上来,他的内心是矛盾和痛苦的。由于他不擅长经营田产,又害怕和官吏打交道,加上元末时局的动荡,于是他就弃田而逃,在太湖一带过着漂泊的隐逸生活。他为人清高,而且有洁癖,所以一般的士大夫不容易和他接近,孤僻的性格也就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面貌。由于他一生除了年少时刻苦读书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隐逸的思想便在他的一生中充分体现。他认为作画的目的就是“写胸中之逸气”,通过绘画来抒发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他有文章来论述他对绘画的理解和基本看法。“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①还有他在《答张藻仲书》中说:“仆之所以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②这两段话都反映出倪瓒对绘画的基本看法,那就是他认为绘画的目的是抒发自我性情,不求形似,表达自我的逸气罢了。纵观倪云林的山水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绘画美学主张。例如,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亭山色图》,如在写一个依稀的梦境。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河两岸的构图所呈现的空茫感,那远处一痕山影在绵延,给人以一种仿佛回到了一个悠远空旷的世界。在笔墨的处理上比较轻松随意,尤其以枯笔较多,通过疏松的笔触在娟素上轻轻地划过,好比是天上的飞鸿轻轻地点着水面,给人的感受是那么的轻松而随意。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渔庄秋霁图》《容膝斋图》等等,这些作品都很全面地体现出倪瓒的绘画美学思想。这些作品都是一河两岸,一两个土坡,三五株枯树为主,画面及其简单。在笔墨上也都是以轻柔干枯的笔墨去描绘山川景色,真可谓是“惜墨如金”,他完全将自我融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去,融入他的艺术灵魂中去了。
2 中国美学对影的解读
“影”这个词语很好地表达了中国艺术空灵思想的精华。我们常说“来无影,去无踪”,这是形容一个东西很快就要消失的那种感觉。“影”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就有很多体现,如庄子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很讨厌他的影子,总是想摆脱掉,于是他就拼命跑,但是无论他怎么跑也无法摆脱这个讨厌的影子,最后自己也累死了。”在庄子看来,世界是虚幻的,人们就是在和这种虚幻的世界做斗争,人生就好比“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没有必要同它作无休止的斗争,就让人们随同世界一起吧。它也影响到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绘画美学产生深远地影响。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中就有许多关于“影”相關的论述。宗炳说:“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③这里宗炳提出了山水之神无从把握,它栖于山水形之内,而感通于所描绘的景色,他将山水画认作是影迹。王微说:“以一笔之笔拟太虚之体”。④这里的太虚就是虚。虚,非实体也,后人日太虚幻境,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这里的虚也就是影的意思,是一种人们心灵中的梦境。《维摩洁经》说:“是身如影”。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而迹化也。”⑤这里的迹化也可以理解为影子的意思。吴历说:“人世事无大小,皆如一梦,而绘事独非梦乎?然予所梦,惟笔与墨梦之所见,山川草木而已”。他认为作画就好比是在写自己的梦境,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就好比影子一样。实际上中国艺术家沉醉于做这些“蹈虚蹑影”的事。艺术不是写“实”,而是写“影”。苏轼说画的妙处在“孤鸿灭没于荒天之外”。荒天之外就是如同影子一般,无法捕捉,闪烁不定。明代画家李日华曾说:“绘事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非性灵廓彻者,未易正入”。⑥这里李日华也道出了绘事的至高境界,就是微茫惨淡。这恰好也和影子所表现的景象有相似之处,影子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迷茫看不清的样子,同时也给人以更多的思考。总之“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美学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种思想。这是一种高妙的美学意境,是中国哲学在艺术作品中的反映。
3 倪瓒“影之画”的独特美学价值
既然“影”在中国美学中有独特意义,那么倪瓒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他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美学思想。有些学者认为倪瓒的山水画可以称之为“影之画”,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倪瓒独特的个性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倪瓒生活的元朝由于被异族统治,限制了做官的权力。世人们“辱于夷狄之变”,既无君可忧,又无国可忠。寒透了心的士大夫们也就放弃了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于是变产生了“闲逸”之气,通过绘画抒发内心的苦闷之情。倪瓒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的隐逸思想反映在画作上就是一种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他的山水似有似无,给人一种恍惚迷离之感。这和倪瓒个人独特地精神气质有着密切地关系。他的作品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充满“一痕山影淡若无”的独特美感,在他的眼中世界完全是种幻象,他将自己的心灵化为虚灵不实的线条律动,产生了一种迷茫的美感。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美感,那就是“舍形而悦影”,舍弃了形体而重在描绘一种荒芜之影。在倪瓒的眼中他所追求的不是山的具体轮廓,而是一种太虚之感。倪瓒那种逃避世俗的孤独之感,完全融入到了他的笔墨之中,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物化”。他将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寄托于画面之上,画如其人,看倪瓒的画我们能被倪瓒的遭遇而有所感触。这便是标准的“有我之境”。元代绘画最大的特点也正是艺术作品的抒情化,倪瓒便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同时倪瓒的“影之画”充满了一种萧散简远的感觉,苏轼的绘画美学很好地反映在倪瓒的绘画上,“影之画”给人的感受便是一种萧条、微茫的空旷之感。欧阳修也说过:“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故飞走迟来,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倪瓒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云林画以高逸著称,这其中有着浓厚的空旷感。他有一首诗说道:“戚欣从妄起,心寂合自然。当识太虚体,心随形影迁。”身世一逆旅,成兮分疾徐。反身内自观,此心同太虚。”意思是艺术要反映人的生命感受,归于太虚才是艺术体验之道。通过他的画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悟出的世界的影。云林画的这种太虚感,一痕、一影诉说着倪瓒内心宁静而超越的世界。他的山水画极尽幽微恍惚之妙,这是一种似有若无,似画非画,似形非形的妙境。这是一种幻影的世界,中国艺术家眼中的世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幻境,力求做到“舍形而悦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境界。
4 倪瓒“影之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倪瓒的这种绘画美学因其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独特而神秘的魅力,受到了历代画家一致推崇。他们在自己的绘画实践中都多少吸收了其中的一些精髓,是他们的绘画呈现出一种高妙的境界。清初四僧之一的渐江和尚很好地领悟到了倪瓒“影之画”精髓的一位画家。渐江山水画给人的感受是枯淡萧廋的,这种视觉上的表现效果就受到了“影之画”的影响,渐江作品的画面也如倪瓒一样简洁、空旷、深远。他画的黄山是那样冷峻,同时也有一种缥缈的美感。的确,渐江本人也多师法倪瓒,喜爱用虚谈松枯的笔法来画山水,但他又比倪瓒的山水显得更坚硬。但是他绘画的核心思想与倪瓒可谓是如出一辙,都是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视觉效果。近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先生也是倪瓒“影之画”的推崇者。我们在黄宾虹先生早期的一些写生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他的笔墨是一种轻淡萧条的感觉,没有具体的山的形,只有一些虚实变化的线条,所呈现的意象就是一种微妙的世界。这无非是受到“影之画”的影响,黄宾虹先生深刻地领悟到微茫惨淡的艺术妙境,于是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将这种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原本死气沉沉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活灵活现的虚无之感。他的山水可谓是真正达到“舍形而悦影”的至高境界。同黄宾虹一时期的傅抱石也受到了“影之画”的影响。傅抱石先生的山水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地也是一种恍惚迷离的美感,他喜愛用大笔侧锋擦出山的雄浑高大,他没有画具体的山的形,而是重在描绘山的影,描绘他内心的那一种太虚之境。像这样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都多少的受到了倪瓒“影之画”的影响。
5 结束语
本文对倪瓒“影之画”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从倪瓒本人和他的经历对他的绘画创作的影响,同时对中国美学关于影的思想的注解来进一步论述“影之画”的美学基础。最后分析了倪瓒“影之画”对中国画创作的一些积极影响。
注释:①祥见倪瓒《清閟阁全集》卷九《题画序》。
②祥见倪瓒《清閟阁全集》卷十。
③祥见宗炳《画山水序》。
④祥见王微《叙画》。
⑤祥见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⑥祥见李日华《紫桃轩又缀》。
参考文献:
[1]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5] 陈传席,顾平,杭春晓.中国画山文化[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 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