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英语课堂插上“文化”的翅膀

2015-05-30 10:39陈星焱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活动课交际教材

陈星焱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的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也是渗透英语文化的主要途径。在这一年的研究中,我们对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化进行了两类探索,一类是“文化主题”活动课中文化渗透路径的探索,另一类是“基于教材”的常规课型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让活动课插上“文化”的翅膀

聚焦主题的文化专题活动课,强调教师“指导”,学生“探究”与“体验”,是一种深深吸引和打动学生的课堂文化渗透的课型之一。西方国家有许多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这些都饱含着浓郁的异国文化。因此以西方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专题,不失为渗透文化内涵的好题材。我以“节日”为抓手,初步概况出了“基于主题”的文化活动课型研究的一般思路:确定主题—分类指导—自主探究—课堂交流—活动体验。

【案例1】圣诞节来临了,我首先确立时下最应景的文化主题——“圣诞节”,然后对学生进行专题指导,例如明确研究目的、渗透研究方法、搭建语言支架等。学生在课外,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圣诞节的相关文化知识。在圣诞主题活动课上,学生以小主人的姿态,开展了“圣诞万花筒”的学生讲坛和“圣诞派对”活动。无论讲坛还是派对,都为学生搭建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台上的“小老师”结合精美的PPT、生动的视频,精彩地介绍了圣诞节的来历、传统佳肴、特色活动等,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讲坛之后,欢乐的圣诞派对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诗朗诵、吉他弹唱、英文歌、小品……节目精彩纷呈,学生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着“圣诞”独特的文化魅力。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主题活动课氛围中,自主探究西方文化,积极进行课堂文化知识交流,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亲身体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他们团结协作,分享智慧与快乐,体验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也促进了自身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二、让常规课插上“文化”的翅膀

新教材中,特别是三、四年级教材中所要传递的文化信息大多没有直观地体现在教材之中,因此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在常规课中,巧妙地渗透文化。

1.挖掘教材,拓展文化

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合理地增补文化素材,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拓展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词汇、习语、绘本、歌曲歌谣等。

【案例2】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卡通板块主要讲了Bobby、Sam和Mr. dog一起去野餐,Bobby请Mr. Dog吃热狗(hot dog),Mr Dog感到非常害怕这一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幽默点在于对hot dog这一食物的理解。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hot dog这一食物有更全面的了解,我向学生介绍了hot dog这一食物的有趣的来历,让学生不仅能学会这个单词,同时对它的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我以hot dog为契机,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和实际意思不同的复合名词,如lucky dog,white house等,让学生在学习更多单词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英语的有趣之处,提升对英语学习的乐趣。通过词汇的文化拓展,使整堂课更加充实,也增添了一份文化的韵味,让学生在学习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西方的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电影、图片、绘本、歌曲等资源,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作创造性地补充和再加工。通过向学生直观再现英美等西方国家鲜活的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基于差异,对比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产生与地域、环境及社会等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的文化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语言习惯。由此说来,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时,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误解。

《新课标》二级文化意识标准相对于旧版,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加强对中外文化比较的意识,又要注意这些异同,避免因文化因素造成的交际障碍,保证交流顺畅。

“不少实验表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与相应的外国社会文化知识进行对比,是社会文化知识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发现差异是对比的开始,因此,教学中应利用已有条件,让学生寻找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卜玉华,2009)

【案例3】四年级下册教材Unit 8 How are you?(Story time),课文以打电话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和关心。为了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打电话方式的区别,在接触文本前,我设计先让学生扮演Miss Li给Su Hai打电话。学生很自然地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打电话,这时我再通过播放课文卡通,呈现文中的对话用语:

Yang Ling:Hello,this is Yang Ling speaking. May I speak to Miss Li?

Miss Li:Hello,Yang Ling. This is Miss Li.

Yang Ling:Hello,Miss Li ...

让学生在比较中,自主发现中西方打电话表达的差异,对比记忆,印象深刻,从而掌握用英语打电话的表达方式,才能在交际中礼貌、得体地使用语言。通过比较,才能发现汉语和英语在打电话等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的不同。因此,在国际化日益频繁的今天,寻找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3.模拟情境,体验文化

我们倡导的情境教学,恰到好处地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融合起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达到“知情统一”的目的。

小学英语课文主要围绕英语交际活动来展开,蕴含丰富的西方文化元素。教师可以运用不同方式,创设丰富、有趣、形象、生动的文化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开展角色表演,在模拟情境的过程中参与、体验西方文化,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学生徜徉在充满洋味的文化教学情境中,充分咀嚼文化知识,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逐渐增强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提高文化的敏感性。

【案例4】在四年级下册公开课Unit 6 Fancy Dress Party故事板块的教学中,我在读后环节,设计了如下的交际活动:“在化装舞会上,你遇到了你的好朋友,快向他们秀一秀你滑稽或漂亮的服装吧!”鼓励学生穿戴上准备好的服饰道具,比如戴上面具或披上红色坎肩,扮演各自喜欢的角色,如“魔术师”“小红帽”“超人”等等。并配上动感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化装舞会现场,非常投入,积极运用所学語言,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彼此的服装,近距离地感受西方派对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浸入式”“全身心”地体验派对文化,表达的欲望空前高涨。

创设具有“文化味”的情境,让学生当主角,点燃了学生的言语自觉,激发了他们多元畅通的言语渠道,使原本枯燥空洞的学习过程变得真实、生动、贴近生活。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学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小学生,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倘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打开美妙的文化之窗,插上“文化”的翅膀,让他们领略迷人的异域文化,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卜玉华.“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英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活动课交际教材
情景交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交际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