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
【中图分类号】G623.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堂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因此,体育学习的目的要不断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兴趣接轨。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即使是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长的教材,也能轻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游戏比赛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内容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游戏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创新精神、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也有失利的组同学之间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甚至有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更有拳脚相向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要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
二、创设和谐氛围 促进合作学习
课堂中,教师只有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全体学生合理制定锻炼计划,掌握正确锻炼方法,学会自我评价和体育欣赏水平,提高体育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对于体育与健康意识差的学生首先提高其体育与健康意识,使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中我常用“随机式”的分组方法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但由于素质的差异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组合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的个性更能无拘无束的发挥。因为他们是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减少了个体的差异,因为他们为了这个合作体进行互助,使自己的这个合作小组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在变向运球的学习小学生通过“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学习,发现许多变向运球的方法是丰富多彩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篮球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练习篮球的基本技能,再通过体育游戏来提高篮球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更加具备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能。
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也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总之,良好的体育教学是让学生更扎实地学好技术,在活动中更充分地享受到乐趣和成功感,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洋溢着快乐与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神奇!
四、更新理念,实现学生为主体
实践出真知教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 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即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偏重于技术要领的传授,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
总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根据新课程观念,体育教学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观念的变化,逐步改进教学策略,使其与课改理念高度统一,紧密结合促进新课程在自己的体育教学中逐步渗透和积极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