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
摘 要:财务会计信息是各级各类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存在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由主观故意和客观偏差产生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信息失真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116-02
所谓财务会计信息,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法定会计制度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的主体经济状况的数据信息。财务会计信息是决策的重要根据,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状况,以虚假的数据信息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甚至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即为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非常严重,虚假的、错误的信息会对经济行为产生误导,导致经济活动主体在制定生产规划、投融资、经济利益分配、微观调节或宏观调控的政策时出现偏差,导致决策错误,甚至引发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失真的财务会计信息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在短期内出现虚假繁荣,而长期则会经营不力;另一方面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经济犯罪,无论哪种后果,都会导致企业难以正常发展。千千万万的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一旦这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普遍现象,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就会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致力于认真防范和消除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断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
1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可以分为主观故意和客观偏差两类。
主观故意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是利益主体有意为之的,属于有预谋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大体包括以下几种行为:一是造假账或编制账外账。这主要是为了通过非法经营为企业谋取非法利润,为企经营管理者谋取私利,或是非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比如虚报亏损而恶意拖欠贷款不还等。二是偷税漏税。为了不交或少交税款,经营主体可能会伪造、涂改甚至销毁会计记录,瞒报或少报应税项目和应税数额,转移企业财产等。三是私设“小金库”。为了实现违法违规的开支行为,此类企业经营管理者会截留挪用收入,收款不入账等,以此实现资金的体外循环。
1.1 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故意的原因
①各类制度原因。第一,财会制度的建设速度跟不上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领域会出现很多创新之举,会计制度的更新如无法跟上,就会被一些人抓住漏洞,浑水摸鱼。第二,会计人员被动所为。有的企业领导,出于谋求私利、积累升迁资本等目的的需要,会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作为企业员工,会计会迫于来自领导的压力而实施财务造假行为。第三,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有些企业的监事会、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财务报销全凭领导“一支笔”,其主观故意的财务造假行为得不到必要的监督和控制。第四,会计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疏漏。目前,会计信息的传递环节偏多,参与人员偏多,彼此也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为有意污染会计信息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②客观环境原因。第一,注册会计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不具备会计执业素质的人也通过一考定终身的方式进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由此导致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问题突出。同时,社会上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的关注程度也不高,往往是财务造假行为引发严重问题,进入调查程序之后才被公众知晓。第二,政府监管缺失。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应当被置于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在此过程中,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保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充分行使监督职责,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有些会计监督管理人员在履职的过程中麻痹大意,甚至为了谋取私利而有意放纵企业财务造假,这就为会计虚假信息的生成提供了便利。第三,对会计违法的打击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对于一些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即便处罚大多也是以经济处罚代替法律惩处,以处罚单位为主,处罚个人为辅,导致对主观故意的财务造假行为的震慑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过低。
③人的因素。有些会计為了逢迎上级,谋取个人利益,也可能监守自盗,或是上下串通,做两本账,私设小金库,主动制造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1.2 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偏差原因分析
因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导致的信息失真,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现行的财务制度是来自财务活动实践,而且由于人的认识水平的局限,制定的制度可能也无法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同时,将实践总结上升为制度需要一定时间,而在此期间,创新性的经济活动一直在不断出现和发展。
②会计法规体系中存在不协调。会计法规体系的不协调,为经济活动主体提供了博弈空间,可以在体系中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核算方法,这就加大了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可能性。同时,另外,会计法规与税法的要求也存在某些不一致,会计核算的目的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信息使用人提供相关信息,而税法的制定目的是为国家征税提供法律依据。由于目的不同,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结果与按照税法计算的结果很可能存在不同,由此产生信息的失真。
③会计计量存在的客观局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通常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而这种货币计量方式本身存在着局限性,比如,会计信息记载的数据一般不考虑币值变动。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会计信息会出现客观偏差,无法真实地反应企业财务状况。
另外,财务报告来自数据的汇总,这种汇总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遗漏和彼此掩盖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越来越多的新涌现出的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因其无法用货币来计量而不得不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由此造成财务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状况。
2 防范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2.1 消除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偏差的措施
为了消除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偏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断完善会计法规制度。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要对由于方法原因可能导致的信息失真尽量加以避免。要在一定范围内修正历史成本原则,采取物价会计变动原则,使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通货膨胀的影响,客观反映企业各类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为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会计信息。
第二,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增强会计信息之间的可比较性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2.2 解决由主观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第一,强化会计法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
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主观故意的会计信息失真, 要依法严肃处理, 做到打假账不手软,除了要对违规企业进行经济处罚,还要追究涉及这一行为的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第二,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审计两个方面。
在企业内部,应当有效利用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职位,明确职责权限,实行财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
在外部监督审计方面,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其独立超然的专业性社会公证与监督职能,使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受到注册会计師的公证监督。同时,还要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签证制度,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才能从源头上治理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第三,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代企业制度仍很不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控制因此存在较大的局限。要彻底扭转这一问题,必须真正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唯此才能使其自觉遵守经济规律,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另外,也要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消除普通财务人员的违法动机。
第四,大力加强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使其从主观上打消弄虚作假的念头。从客观上,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会计控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应当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
第五,不断优化用人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度。首先, 要继续大力推行企业领导离任审计制度。在企业领导离任之前,要对其任期内的经营业绩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 以此作为其任期内的主要考核依据,一旦发现问题,要严惩不贷。这种做法将成为企业领导在任时的顾忌,使其在任期内兢兢业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企业领导实行离任审计,是改善会计秩序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高振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院研究生院,2002.
[2] 梁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2.
[3] 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4] 张书浩.基于实证数据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天津:天津 财经学院,2004.
[5] 吴泵.会计的社会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 张斗.试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对策[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0.
[7] 弓玲香,张小拴,赵媛.根治会计信息失真之我见[J].山西统计,1997,(6).
[8] 徐雪霞.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看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J].武汉科技学 院学报,2001,(1).
[9] 宋艳.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
[10] 赵玮,钟文静.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关问题探讨[A].对外经贸财 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