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2015-05-30 10:48
农家书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李克强职称农村

乡村教师需要的不只是节日祝福

9月10日迎来了我国第31个教师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在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切实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使广大执教农村的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

毋庸讳言,乡村教师长期以来不仅在工资待遇方面比不上城市教师,而且在编制设计、职称评聘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乡村教师待遇低,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宏观方面来看,这不仅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战略定位不相符,而且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就微观层面而言,乡村教师待遇偏低不仅阻碍队伍建设,难免也会影响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的未来。

所以,在教师节,国家不仅要向乡村教师送上节日祝福,更要解除他们扎根农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劳动体现出应有价值,如此才能填补教育公平的鸿沟。这也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

李克强总理8月2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国1270万名中小学教师,因此收到了一份“节日大礼包”。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农村教师评职称不做英语和论文要求”等内容。现实生活中,乡村教师普遍遭遇职称评聘难的问题。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与归宿感,有必要在职称评聘方面向他们适度倾斜,取消英语和论文的硬性要求。

除了降低职称评聘门槛,还有必要调整乡村教师的薪酬福利机制,不应简单地将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与职称画等号,而应使其与乡村教师的岗位相对应——在同一地区,无论具有什么样的职称,只要是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工作,就应该得到超过城市学校同样岗位的薪酬待遇。相比起职称评聘的倾斜,如此真金白银的薪酬倾斜更有助于为农村留住教育人才。

——赵志疆/《检察日报》

农家子弟教育之路不止于提高升学率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春华秋实,国内高校迎来新生入学,从北京大学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本届入学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为19.14%,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约有5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入学。

文凭,并非是通行证,除了傲人的成绩外,社交能力、视野、精神状态等综合素质,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隐形竞争力,更需要农家子弟去学习、巩固、提高,高校管理者也应该助推他们一把,北大今年就提出了“精神支持法”一说。

精神层面的坚强、开朗、圆融、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无比重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君子堂”,农家子弟离开熟悉的乡土生活,刚刚走进缤纷都市,所受冲击可想而知,有的普通话还讲不好,善于适应环境者可能会很快融入,但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需要关怀、引导。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生活入手,帮助农家子弟尽快融入城市校园生活。有报道说,在接到新生入学后,有的辅导老师马上在朋友圈建群,师生们提前进行认识,信息共享,交流学业与生活,建立“生活共同体”。如今,新媒体手段发达,学校通过平台短信群发功能和“两微”客户端可以实时发布信息、推送校园生活指南,确保信息共享时代不让任何学生成为信息的孤岛。

高校要为农村学生心理层面建设提供一定支持。人在全新环境、多重压力和不同价值观冲击下,心理容易波动,农家子弟之前多数时间在校园苦读,相对单纯,社交能力或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吃穿用度可能也不在一个层次,此间的彷徨、怅惘,每一个从那些时光走过来的农村大学生都心有戚戚。据了解,国内一些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等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疏导生活、学习上的压力,这方面其他高校都需要迎头赶上,建立起强有力的精神支持网,引导彷徨期的学子树立更加健康、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追逐远大前程而不为眼前困难吓倒。

高校需多为农家学子提供假期实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时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更自信从容走向就业之路的基石。近年来,就业环境趋紧,社会关系网匮乏的农村大学生找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难度增大,学校有义务为他们搭好平台、铺平未来之路,帮助他们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参与社会实践,拓展人脉关系,培养交际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就业未雨绸缪。

——王婵/新华网

猜你喜欢
李克强职称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