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平
世事沧桑。昔阳老城区,如今已浓缩为昔阳新城的其中一条小街,是为“上城街”。
沿上城街一路向北,向北,走到最北头,路左有条细巷,循巷而进,你就会与一座小小寺庙觑面相逢。寺庙亦如人,有小名有大号,民间呼为“北寺”,正名则是:“崇教寺”。
巷子所在,是乐平镇西大街村的地盘。寺庙混在密密麻麻的村民蜗居里,被小卖店的市声、油坊榨油的味道和小学校的琅琅书声包围,如年代久远的宝珠半掩于泥土。若非那两扇厚重的、不同寻常的木头大门和门楣上蓝底金字的匾额,路人很可能会无视而过——简直难以看得出这是一座寺庙。
从来的印象,佛祖慈悲,却也清高。话说天下寺庙占尽人间绝佳风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寺讲究的是曲径通幽,香火钟磬、佛号梵音最宜缭绕深谷、婉转林间。然则,这小如农居的北寺始建于宋,继修于元,居村坐巷,积今已近千年,苍茫岁月中没有人专意为它秉笔,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它是怎样的穿越刀兵战火、饥馑流年、风雪雨雾、自然灾害,几乎是毫发无损地来到当代,这只能说是文物保护史的一个奇迹,如它本身般小巧、精致而又温暖的奇迹。
推开三寸厚的沉重木门,门轴居然很是灵活,并没有年久失油的“吱呀”之声。院子只有一进,格局也简洁,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建有前殿、后殿,东西两侧对称排列配殿,共四处殿宇。主体为元代风格,悬山式屋顶及前檐四扇六抹隔扇门、破制棂窗,保存基本完好,最令人称奇的是,四座殿宇梁、架互通,屋顶相连,如环抱若携手,不知爱煞多少建筑专家。据说这种建筑格局,在全国也甚为少见。于是,居于民巷的小寺,于2006年5月26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对于善男信女来说,北寺就是北寺。全国保护也罢、地方保护也罢,北寺是个形而上的地方,是他们安放心魂的地方。淳朴的农人,大事小情都不免到佛祖跟前汇报一下,大灾小难都想求佛祖保佑。大男小女都希望佛祖荫庇。故,释迦牟尼座前并不寂寞。那一对明黄色的拜垫上,常看见些虔诚的身影。举凡家有老人求长寿、家有病人求痊愈、家有儿女求进学、求婚姻、求就业、求子嗣,甚至于求发小财、求遂小愿……诉罢抬眼,见佛祖眼睑微垂,跣足坐须弥,手施无畏、与愿印,面带慈祥微笑,似已把一切祷告听闻。于是,心安理得,满心喜悦,连连叩头,一身轻松地回家去。家,也就在一步之遥。
也偶有豪车载客前来。车必停于巷外,豪客至此,也就敛了豪气,悄没声地捱进寺门,一般卑微地伏了,三拜九叩。至于这些人祷告了些什么,只有佛知道。佛依然是满面的平静,一样的听闻。于是笔者观而叹服:所谓不喜不怒、不卑不亢、不垢不灭的禅境,所谓容纳一切、化解一切、怜悯一切的胸怀,只有佛,还是佛。
院子小,但是因为周围民居低矮,所以站在院里看到的天空并不小。据那些常来上香的善男信女们说: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院里经常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日晕,但是走出这院子再看,就没有了。怎么解释?不好解释。寺庙年代久了,香火又盛,真有灵异也说不定。
北寺没有下水道,天雨怎么走呢?院中央有个圆洞,小雨不动声色,大雨形成漩涡,院里始终不会积水。那么北寺这独特的排水系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一千年前北宋建寺的年头,崇教寺里的住持僧名叫释维。为建北寺,劳心粹力,居功甚伟。工程的最后一项,是硬化地面,工匠们请示:天雨怎么走?释维大师早有准备,他从房里拿来一把没盖的茶壶,说:“用它就行。把它埋在院子中间,留个小口。”工匠们十分景仰释维大师,虽然个个心里嘀咕,还是照办了。说也巧,开光仪式刚结束,倾盆大雨说来就来。霎时,寺院里平地起水,眼看就淹到台阶上了。挤在廊檐下的工匠们焦急万分,不约而同地拿眼去看释维大师,大师不慌不忙地从唇间迸出一个字:“开!”顿时,院心处显现一个大漩涡,一院子水“咕嘟嘟嘟”地旋转着,都打埋壶的那个小洞流走了。作为建寺的功臣,释维大师的名字载进了正史,他那把神壶也在民间口头文学里获得了永生。
听了这个故事,我倒更愿意把尊敬献给当年修寺的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从来智者在于民间,这高明的排水系统,分明是工匠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却与一把子虚乌有的壶何干。但是他们却宁愿把天大的功劳归于佛,归于高僧。佛说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真乃至理名言。
祝愿北寺常在,庆幸佛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