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 王伟明 黑乃豪
【摘要】小儿推拿是中医学治疗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独特疗法,其治疗成人仅有手法轻重、数量多寡的区别,笔者结合传统中医脉诊,运用此法治疗成人阴虚阳亢型头痛亦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 小儿推拿;成人头痛;脉诊;中医辨证
【中图分类号】R244.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9-0022-01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推、拿、提、捏、揉等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使人体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清·徐谦光的三字经派推拿是众多小儿推拿流派中的一支,虽然多应用于小儿,但因其治疗成人仅有手法轻重、数量多寡的区别,且取穴少,手法简练,故笔者结合脉诊,在应对成人突发疾病时也常使用此法,现择一医案,兹录于下。
初诊:2015年2月16日,患者,女,49岁。自述近一个月来头痛反复发作,尤其大笑时头部两侧及前额上部觉发紧、疼痛较为明显,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给予正天丸、去病片及维生素B1等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现症见:头部两侧及前额上部疼痛,面赤,呼吸时略抬肩,平日易生口疮,食过热及辛辣食物舌痛,服清火药物效果不佳,纳眠可,大便日2~3行,或2日1行,质稀,排便不畅,小便调。既往过敏性哮喘病史10余年,遇到粉尘或闻到刺激性气味打喷嚏,甚则憋喘。诊脉:左尺略沉、无力,左关细而略涩,左寸洪滑,右尺略浮,右关浮而无力,右寸浮大。
取穴:清肺:穴位在无名指上节掌面,从无名指指根处推到指端;补脾:穴位在拇指上节外侧,屈指向心推之(不屈亦可);补肾:穴位在小指上节掌面,从小指端推到指根连掌处;清天河水:自腕横纹中央起,向肘弯曲池一方向推,推至肘横纹而止[2];每穴推5~10分钟,共半小时左右。
复诊:2015年2月18日,患者自述头目较前轻松,面色淡红,呼吸均匀,但觉眼睛酸涩,不欲睁开,诊脉:整体脉象较前柔和,左关较弦,原法推之加补肝(穴位在食指上节掌面,从食指端推到指根),之后言眼睛已不酸涩,头目清楚。至2月24日,患者共推拿8次,诸症明显减轻,仅偶有头目不适,继行清肺、补脾、补肾、清天河水,适量补肝,嘱按时休息,调畅情志,中药继服杞菊地黄丸巩固治疗。
讨论:神经性头痛为一常见临床症状,是多种疾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不论六腑清阳之气,或是五脏阴精之血,皆朝会于高巅,故称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3],外感和内伤均可引起头痛,常见头痛类型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伤湿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血瘀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等,临症需详询病情,结合患者病史,辨明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案患者每因大笑时头痛发作,虽然直接原因是过度喜悦,但其平时已潜伏病因,遇外界刺激而引发,《医醇剩义》言:“喜则伤心,此为本脏之病,过喜则阳气太浮,而百脉开解,故心脏受伤也。”
本案患者素体阳气较浮,大笑时气机浮散太过,不得收敛,故发头痛。综合四诊,辨证当属阴虚阳亢,故以滋阴降火为原则,因患者有过敏性哮喘病史,故首先清肺,欲使肺气得降,火气得收,然单纯清肺,患者肩息不减,故考虑患者右关浮而无力,平日虽易口舌生疮,但服清火药物效果不佳,而且大便质稀,排不通畅,乃是五行中土气运化不利,火气在上,金气不得顺降之象,故加补脾,然后再清肺,患者肩息略减,然后行补肾、清天河水,以补水、清火,每穴推5~10分钟,推后患者言头目清楚,已无沉闷之感,知患者气机已降,为巩固疗效,后几日继行上述手法。复诊时患者言两目酸涩,不欲睁开,并言近几日曾遇伤心之事流泪,才知初诊脉时左关脉细而略涩,乃是肝液不足之象,至此补肾之际,肾水渐盛,而肝虚之象才显,故加补肝。后几日患者目已不酸涩,头目清楚,偶有头目不适,诊脉时仅左寸略洪,但较前缓和,余脉均较为柔和,知症状已经消失,但体质不容易改变,嘱平时应按时休息,调畅情志,继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治疗。随访月余,患者未再出现头痛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俊红.小儿推拿[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74etELthItU4QxxDhqXu1BEsRGGm-I8gdAynedOmnFRKbyxKqS0AStRWAvdq LsY,2015-02-06/2015-03-31.
[2] 李先曉.李德修小儿推拿秘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7.
[3] 赵冠英.头痛的中医论治[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2,(12):55-56.
(收稿日期: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