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
【背景】
如何上好阅读课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怎样上也是各取所需的。通常阅读课重在提高阅读兴趣,关注阅读技巧和方法,引发学生思考。三年级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读好书,写好文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案例】
片段1:“老师最近交了新朋友,想认识吗?”孩子们纷纷点头称想。笔者给出了两幅弱小可怜的小猪的照片:“你们想到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他吗?”孩子们充分描述后,笔者出示父女俩抢夺斧子的画面。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图上看到的内容。“老师的这个朋友你们知道他在哪儿吗?”说着笔者出示了书的封面和题目,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念书名——《夏洛的网》。
片段2:出示了一幅黑夜中威尔伯望月的孤独背影。“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在学生的猜测中笔者出示了一段声音。“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那声音说:“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我观察你一整天了,我喜欢你。”细小的微弱的但是却充满期待的声音让孩子们兴奋,笔者问:“猜猜看是谁在说话?”大家又一次陷入猜想。
片段3:“他们在一起会做什么呢?”他们猜测他们会一起吃饭,一起玩耍,甚至还结合了两个动物的特点,小猪会背着蜘蛛四处兜风,他们会一起在阳光下奔跑,还会一起看星星等等。“可是,威尔伯听说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听说圣诞节之前他会被人们杀掉,做成爱吃的火腿!”怎么办呢?“会有人救他吗?威尔伯死了吗?他的朋友夏洛会做什么呢?”孩子们又一次被吸引了。
片段4:笔者出示文章中织王牌猪的细节,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笔者又一次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农场主人看见了这样的景象会是什么反应?孩子们热火朝天地猜起来,他们喜欢这样的猜想。“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想!”“就不告诉你们!”笔者继续卖关子。“自己读书去!”有人窃窃私语。
片段5:“这本书中有许多有趣的章节。”笔者将这本书的全部目录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看到目录有没有哪一部分是你最想知道的?”孩子们喜欢的各式各样,但是最吸引他们的是“臭蛋爆炸”,笔者也同样喜欢这部分,笔者将这部分章节节选了一部分和孩子们共读,他们被逗得开怀大笑。
片段6:“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是怎样评价这本书的呢?”笔者将孩子们带入了书评部分,孩子们读书一般不太关注书评,而笔者想告诉孩子们重要的是自己做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接着笔者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E·B·怀特,他不仅写了《夏洛的网》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精灵鼠小弟》和《吹小号的天鹅》,笔者把几本书的封面放在一起,孩子们很快发现都是写动物的书,而且都很奇妙,鼠小弟是谁的弟弟?小天鹅怎么会吹小号呢?通过这样的疑惑,笔者将选择权又一次交到了孩子们手中:“如果你们想知道,就——”孩子们立刻接上来:“自己读书。”
片段7:正当大家沉浸在威尔伯得救的激动时刻,笔者出示了夏洛的话:“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笔者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们自己读着这样一段话,从之前的热闹和快乐中陷入了安静,笔者走到孩子们中间缓缓地说:“朋友是什么呢?或许就是一起分享的快乐,是一同承担的痛苦,是一并带来了眼泪和欢笑。”短暂的停顿,一切尽在不言中。
【反思】
推荐课是阅读最先开始的地方,将课外阅读联系到课内来,通过这样一堂课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阅读课首先应该是唤起学生极大兴趣的课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希望孩子们爱上读书,却鲜于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爱读書又谈何容易呢?在这节课中笔者没有急于公布所要推荐的书,而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遍遍出现书的封面和书名,加深印象。充分利用书中现有资源、插图、文字让孩子们喜欢这样的原汁原味。
二、读书是回归书本、回归语言文字的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孩子读书大多感兴趣一部分或者三分钟热度,坚持读完整本书,这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的。情节上跌宕起伏的设置,在最想知道处戛然而止,让孩子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三、品读文字,感受文字
老师经常会发现教育过程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本书旨在生发对友谊的认识,唤醒友情,夏洛那段对于人生价值和友情的解读多少都能给孩子们以启发,读好文字,深入思考,引人深省,也是阅读课的追求所在。
四、课外阅读课内化
茫茫书海,《夏洛的网》并不见得是最优秀的读本,也不见得是最好的图书,但是不管选择怎样一本书老师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如何去自己决定。E·B·怀特,他本身的人生阅历——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他能写出充满爱充满童真的书的重要原因。而其他两本相关的书,是否值得读则由孩子决定。读书,老师要做的是一个引子,播种一颗种子。只要你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