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玲
同事小赵的女儿本学期上大班了,但小赵发现班里不少孩子去上“学前班”了,一些留下来的孩子也纷纷报了园外的“幼小衔接班”,学拼音、学识字、学计算、学英语。要不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班”这件事让小赵左右为难。她一直认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可听到周围家长的种种议论,比如,“幼儿园什么都不教、‘上面不让教!”“孩子上小班、中班时玩玩还可以,上大班就不能马虎了,还是送到‘幼小衔接班让人放心。”“别人家孩子提前学了,你家孩子不学,肯定跟不上,成绩不好,到时候你后悔就晚了。”她就像《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那样,突然感到了紧张和恐慌。最后,小赵还是给孩子报了两个“幼小衔接班”,加入了“虎妈”的队伍。
看到不少类似的情况,我们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感叹——家长为什么会抛弃曾经挤破头都要送孩子进去的优质幼儿园?家长为什么不信任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而对“小学化”的“幼小衔接班”趋之若鹜?
我想,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了夸张的宣传,懂得投家长所好;一些小学过于强调每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一些家长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社会上还没有普遍建立起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以上都是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身处其中的外部环境,此外,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幼教领域自身的问题呢?
我们看到,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要求在传达、解读和落实中出现了某些“走样”甚至“变形”的情况。在这里仅举两例。
变形一:幼儿园越不教知识,就越规范、越专业。有的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或园长要求幼儿园活动室严禁出现汉字和数字,更不能教幼儿识字和计算。理由是,这些都属于小学教育内容。
2011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的确有这样的要求:“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如果断章取义,我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凡是小学教育中有的内容,幼儿园都不能涉及,不管以什么形式”。难道幼儿只有在年满6周岁、踏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才能开始学习汉字和数字?结合《通知》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要求总的精神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文字意识、阅读能力、数概念等都有一个逐渐萌发的过程。因此,当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数字感兴趣,在游戏中有使用汉字、数字的需要时,教师可自然而然、适时适度地引导幼儿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要禁止的是幼儿园采用集体教学形式、按照事先规定的教学进度系统地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注意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2年通过的《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的规定更加具体:“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
变形二:幼儿就应该天天自由地玩,幼儿园不要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理由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一定会牺牲只有游戏才能带来的童年的快乐和幸福。
这显然是错误地将“幼儿园游戏”与“玩”划上了等号,而且将游戏与教学对立起来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游戏与“玩”不能简单地划等号。《通知》的说法是,“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可见,游戏与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并不对立,游戏与教学更不矛盾,它们之间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铸成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幼儿看来是游戏,在教师看来是教学。相信《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一书中关于超市单词书的例子会对我们有所启发:为支持幼儿开展高水平的、复杂的游戏,教师为幼儿感兴趣的“超市”主题活动制作了一本包含重要单词的单词书,其中包括各种食物的图片及名称,幼儿在玩“超市”游戏写购物清单时可以自由地使用它们,开展适合自己的书写活动,从而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
总之,我们既要防止和纠正“小学化”,也要避免走极端。一方面,在基础教育的大视野下,幼儿园要追求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要素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幼儿园要不断探索将幼儿的游戏、生活与教学有效融合起来的实践智慧,努力使每一名幼儿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以帮助他们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