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珍
【摘 要】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生命个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个性需要张扬,更需要引导。语文阅读教学要倡导个性化教学,应高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教师个性化“教”的维度入手,对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方法策略进行论述,从教师“个性化分层、个性化解读、个性化阅读”三大板块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尝试,力求构建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的操作体系和运行机制,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阐述见解、表现自我、展现才华、体验成功,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关 键 词】 个性化;分层;解读;阅读
语文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不同感受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不同情感体验,教师应以张扬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审美,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素质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积极的具有人生价值导向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传递人类民族文化遗产,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精神。由此可见,个性化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突破,也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个性化分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学生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若按传统的教法传授课堂知识,“背景知识—文本作者—字词教学—段落层次—问题阐释—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样必然会使语文教学呈现“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而,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在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实际,根据学生主体、教学目标、施教过程、作业管理等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促成学生传统思维模式的根本改变,从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活学生内在的课堂参与意识,打开学生广阔的个性思维空间,品味到成功的愉悦。
(一)主体分层
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智力、 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风格三个因素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客观上存在的差异,认同和照顾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业水平、认知能力,把学生主体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依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来确定他们的学习任务、学习速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二)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就是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将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改为由学生自行选择的弹性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层次和梯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情况,大体上可将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提高性目标,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较为复杂的分析和探讨的部分;发展性目标,是基础好的学生可能掌握的复杂的分析及综合运用的部分,是对教学目标的拓展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化。通过目标分层的设计,不仅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并且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不断创新、探索的精神。
(三)施教分层
在学生主体、教学目标分层的基础上,教师的施教也必然要实行相应的调整,要求在施教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学习起点、学习梯度与速度以及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和方法传授,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给予个别关照、指导和强化。对于基础知识实、认知水平高、学业能力强的学生,应充分给予自学机会,让学生主动领悟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认知水平一般但尚有一定潜力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关注,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点拨;对于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而相对略差的学生,教师要扶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要始终关注、认真辅导,关注包括能力、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
(四)作业分层
作业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必要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但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并尊重学生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后进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力争让每位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点——个性化解读
(一)学生层面
1. 自定目标。学习目标理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不全是教师给学生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有自身的学习需求才能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学要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发展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 自取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学过程统一、教学步骤一致,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情形。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开出学习内容菜单,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来分析课文。
(二)教师层面
1. 研读文本。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教师、学生、读者等个人经历不同,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教师要以不同的角色去研读文本、走进文本。首先,以读者的身份研读文本;其次,以教师的身份研读文本;最后,以学生的身份研读文本。
2. 多元解读。由于受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现在的教参或教辅资料对一些文本内涵的解读一直坚守着一套封闭的、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点——个性化组织
(一)设问题,引探究
个性化阅读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内容、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体验学习,促使学生必须经过自己主体的思辨与感悟,最后形成或重构自我精神世界。个性化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重方法,激思维
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阅读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往往会留下较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使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文本中的空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构筑合理情节去填补和丰满作品内容,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材料对文字进行思维加工。
(三)设环境,重体验
个性化教学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体验。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角色演读活动、句段品析活动、美点寻踪活动、探究发现活动、情景剧展现活动、实践示范活动等,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给个性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四)倡质疑,勤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个性化教学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教法,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质疑问难,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与交流、观点的相互碰撞中,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之目的。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心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阅读教学中多一点个性化,便能不断发掘新的创意和手法,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冲动和欲望,能使学生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能促使学生学会、会学、学好语文。语文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盛群力,金伟民.个性化教育的探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秦军良. 浅谈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课堂[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
[4] 朱士泉,周君奇.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 湖北教育科学,2003(1).
[5] 韦志成.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语文:语文教学设计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