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丽 林小军
[摘 要]为了适应企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作为教育科研组织创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工作室作为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各个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益的尝试,建立创新工作室来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以达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建设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39-02
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创新教育是近年来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上实行创新,最终在全面的教育创新中建立起创新教育的新机制。[1]大学生创新工作室作为一个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已经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体现出了其重要的价值。
一、创新工作室的建设
(一)创新工作室定位
高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工作室通过课题研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院创新工作室立足于机械行业的发展,面向全院各个专业的学生开放,在突出机电一体化设计制作特色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学科前沿知识与学生本专业知识相结合,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推动他们针对特定课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
建设创新工作室,就是完善学生、教师、创新环境和创新组织与管理这四个层面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各层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组织管理和创新环境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2]
(二)创新工作室的组织结构
创新工作室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窗口,能使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通过工作室快速形成从课堂教学到社会实践的过渡阶段。工作室面向全校范围内对科研和制作有爱好的各专业学生,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接收新成员,这样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室得到培训和锻炼。经过一年左右的熟悉和锻炼后,新成员通过考核便可成为工作室的正式成员。这些成员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入到发明制作小组、产品创新小组、软件应用小组和家电维修四个专业小组。
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的组织结构:1.学院领导重视支持,分管院长牵头,专业教师负责;2.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小组的总负责人,主要完成一些日常管理工作;3.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创新科研项目的理论和实际操作;4.各小组成员全部由各专业优秀的学生组成,通过每年定期组织选拔后根据考核结果实行末位淘汰制。
(三)创新工作室的管理机制
1.日常管理方面,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室制订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对工作室进行自主管理。在创新工作室中,学生自主组合,一般4人为一组,在每组中产生1名小组长,在这4个研究开发小组中推选一名学生任学生创新工作室的责任联系人,由创新工作室负责教师与责任联系人直接联系,明确责任联系人的管理责任,教师只做一些辅助指导工作。责任联系人负责对创新工作室学生的日常及安全规范管理。工作室24小时开放,提倡民主开放的学习、工作氛围。非工作室成员也可以在工作室内进行科技发明创造等活动,工作室成员应积极配合。
2.工作室的指导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要全面合理。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多种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办法来吸引高水平教师加入到指导教师的队伍中来。
3.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院对在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中获奖的学生进行二次奖励,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工作室的科研项目。在管理模式中,每个小组都是各年级混搭,通过“传、帮、带”的工作模式,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模式[3],形成“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学生融为一体、不同专业的学生融为一体,以自主学习与探索性学习为特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新型实践模式。
4.工作室采用编号制度。每位成员都有一个工作室的终身编号,成员在离校时需填写《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成员档案》,这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会随着成员的发展而及时更新,纸质档案将封存于工作室。
5.建立工作室网站,利用QQ群和微信圈将工作室各成员组织起来,让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可以向工作室反馈毕业成员在社会的发展情况,及时听取好的发展建议以完善工作室制度和创新培养模式。
6.定期组织评估。定期举行月总结大会、学期(年)总结大会。这一方面是为了定期总结工作室的进度并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各成员交流新想法、新体会。另一方面是为各成员提供一个演讲的机会,以此来锻炼成员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自己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表每组一份,开会时由该组成员填写。
7.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制度。各专业小组年终详细计算完成项目所花费的各项费用,上交年终财务报表以及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表。
二、在创新工作室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创新工作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一个中心就是以创新工作室为中心进行的专业教学,以新思维、新方法和专业训练为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个支撑点,就是通过技能竞赛、校企合作和科研项目的实施为主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个中心专业教育的前提是为三个支撑点服务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长足发展。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创新工作室成立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情景实践教育模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让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在创新工作室模式下,课堂的氛围应是轻松自在的,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课堂与企业、社会之间也是互动的。通过这种途径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与社会交流的技能。创新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进行实践活动,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将交叉学科的知识一并学习掌握,融会贯通,这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能更快速让学生掌握。由于在完成某一个项目的时候不可能只依靠单一学科,这就需要学习将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也利于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在彼此交流中共同进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工作室中,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体现得非常明显,且越来越有默契,效率也越来越高。
(三)对学生精神品质进行塑造
工作室中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通过强化培养成员的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使之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与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在创新工作室中,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创新工作室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工作室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应多样化,既是指导者,也是协调者、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要因人而异的教学,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这学习实践当中充分认识到自身已具备的素质,同时查找自身不足,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欠缺方面,以达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5]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创新工作室作为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各个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益的尝试,建立创新工作室来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以达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冰,乌云娜,张凤杰,欧晓霞,王崇.基于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大学生创新机制研究[J].广东化工,2012(2):224-236.
[2] 陶勇芳,商存慧,崔华华.关于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1):54-56.
[3] 柴钰.大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创新实验室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82-85.
[4] 陈兴文,白日霞,丛树强,付杰,田云.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5):505-508.
[5] 章一而.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教育技术,2012(3):62-63.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