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礼文化

2015-05-30 05:49杜志强张晓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周礼儒家孔子

杜志强 张晓萍

内容摘要:儒家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主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都是深刻的。礼文化,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的意义更是重大。本文从孔子的思想出发,对中国的礼文化进行再认识。

关健词:孔子 礼 仁 礼文化

一.孔子关于礼文化的内涵

在宗法等级社会,血缘关系决定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遵守孝悌之礼便是一心向着亲族,不管对错,这便是孔子那个历史时代的局限性。为了维护周礼的地位,“孔子还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名”的意思就是指规定好了的人的身份地位,“正名”就是要使具备某种社会地位的人拥有与之相符的言论和行动。同样,在位的人也无形之中享有相应的特权。“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君者应当使言行符合君道,臣者要使言行符合臣道,身为人父要符合父道,身为人子要遵守子道。周礼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所决定的,孔子用“正名”去维护日益不符合社会实践的周礼,有其自身历史特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孔子的仁礼观

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是“礼”、“仁”相结合并以“仁”为核心,“礼”为形式的,其中礼以周礼为代表仅次于仁。礼最先出现在夏代,殷代继承之形成殷礼,至周代则进而损益成为周礼。在孔子看来,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代之礼中尤为赞赏周礼,周代的礼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几乎涵盖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春秋时期,天下动乱、礼崩乐坏,孔子极力认为需要重新恢复周礼治天下的地位,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守其本分。礼,是一种区分上下贵贱等级差别的政治规范。仁,则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强调人与人之间包容、仁爱、关怀、体谅的思想。从政治方面来看,如果只重视礼而忽视仁,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激化很有可能造成社会动乱。如果只重视仁而忽视礼,出现社会各阶层之间无差别的爱,上下贵贱的界限理论上会消失但也是很不实际的,社会的秩序很有可能因此紊乱。

三.孔子礼观念的变化

春秋时期,人民对“天命”不再采取迷信的态度,而是更自由地进行理性思考,强调“人道”,在人们心中“天命”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势必减弱了建立在血缘脐带基础上的宗法制度的地位,在春秋动乱的年代,社会前进的脚步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尚力”原则上的“平等”打破了原来“尚礼”原则(宗法等级制度)上的不平等,“违礼”的现象越来越多,“礼”观念发生了变化。“周礼本是西周以来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总称,‘礼在开始时总是和‘敬天、‘祭祖的宗教仪式相混,而春秋时期开始了‘礼、‘仪分开的观念。”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哉!”(《论语·阳货》)将“礼”和“仪”相区分,使得“礼”更具有政治含义。在孔子看来,“礼”是立国之本,它是发展的。孔子以周礼为依据,立足春秋社会现实,编写了一部君子应具备的礼仪规范,称之《礼》。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了解不懂得礼的人,无法立足于社会。不仅要学习礼的形式,更要明白礼的精神实质。

“古代儒家的礼文化是整体主义的,涵盖政治、制度、文化;而近代儒家所强调的礼文化,其致力方向唯在‘家礼、‘乡礼,在基层社群。”礼,作为一种规范、一种准则、一种仪节,有其自身的精神体系。它不是法律,也不等同于道德。把礼作为风俗、习惯,把礼节化为礼俗,实现礼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礼文化的现实体现。在一个儒家礼文化根深蒂固的社会,礼成为了个人进入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古代,礼只限于士阶层,没有成为平民生活中的规范,礼的原始作用是对人的放任的约束,维护上下和左右的社会秩序。宋代以后,礼作为治国的一种制度面向平民,发挥着其社会文化的功能,成为了一种通过习俗、礼节、仪式来约束自我的秩序,对民主社会是一种积极的补充,在这样的社会模式下,有益于促进人类社会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5.146.

2.陈来.孔夫子与现代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5.

基金项目:本文为杜志强主持的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教师权力策略研究(编号:2013-ZD-0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周礼儒家孔子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