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锁柱
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也逐渐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呈现出各种特点。文本深入分析了网络舆情的特点,并提出在网络舆情下引导高校思政教学的措施。
关健词:网络舆情 高校 思政教育 措施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舆论主体多样化。网络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完全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介的局限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同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而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其不仅掌握网络技术,而且思想十分活跃,彰显出迥异的个性,推动了高校网络舆论呈现出主体上的多样化。然而,由于网络是一种虚拟世界,学生在发表言论时无形中无视了道德规范的约束,不自觉地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久而久之,造成网络舆情的恶化,不利于高校网络健康发展。
2.舆论内容复杂化。网络信息包罗万象,不仅有积极的内容,而且也有消极的内容。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层出不穷,信息污染充斥着整个网络。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不良的诱导,导致学生的三观受到严重冲击。
3.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逐渐成为传播不良言论的主要渠道。而一些反传统的网络舆论越演越烈,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由于西方自由思想的传入,导致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大学生又缺乏辨别能力,急需教师的正确指导。
二.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政教育引导的措施
1.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站。为了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环境,高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监督与管理,多多宣传一些正面、积极的思想,对学生作出正确的指导。首先,在内容上强调导向性。将网站内容固定在适合的范围之内,主要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同时,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与之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意识到价值观歪曲的危险性,促使健康思想成为网络中的主流趋势。利用网络这一有效平台,切实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进展。其次在形式上呈现多样性。设置热点专栏,对于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同时,对于校园网站上一些偏激错误的言论及时进行纠正,加强对网络评论的管理,给学生营造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2.建立专业网络政工队伍。有了专业政工队伍作为基础,高校思政教育更加能够充分发挥出引导功能。因此,高校在选拔人员时应该提高门槛,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网络工具,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积极进行引导和监督工作。另外,为了便于对每个班级的管理,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建立班级网站。通过班级网站这一有效平台,学生不仅能够将本班级的班级风貌展示出来,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由此可见,当下网络舆情信息铺天盖地,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对于眼花缭乱的信息学生没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更加需要教师作出积极的引导。专业网络政工队伍应该及时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朝向“舆论领袖” 的方向发展,推动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3.处置突发的网络舆情危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突发事件是在所难免的。而高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及时不合理,导致负面网络舆情陆续出现,阻碍了高校的正确教学活动。为了切实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引导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应急机制。在应急机制的指导下,以后假设出现突发事件,高校都能够从容地去应对,按照一定的处置流程,有效解决相关事件。同时,网络政工及时在网络上披露出实情,有效遏制虚假网络舆情的出现。另外,对于信息的披露应该采取正式的渠道。一旦采取封堵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对于校园事件主动进行澄清,让公民了解事情的真相。利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有效遏制了负面舆情的散播,而且增加了公民对高校的信任度,推动了高校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也逐渐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推动高校思政发展的同时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实施了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婷.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4(06)
[2]丁明秀.论思政课教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J].教育与职业.2013(05)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成果,主持人张徳华,项目编号:NJSZ1405。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