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晨
内容摘要:新校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新事物, 由于新校区地处偏僻,在校园文化上存在着基础薄弱、重视不足、文化传承不够等不足。因此,通过校园文化移植、融合与创新等手段,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校区 校园文化 对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修建新校区以满足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和办学成本限制,新校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甚至异地办学,空间距离导致了文化阻隔,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以上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概述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在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等过程中共同培育和营建,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体现出来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和,是一所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1]。
其中,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物质形态,具体是指学校的各类建筑设施,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主体(即全体师生)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制度和组织形式。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也是学校本质、特色、精神的集中反映[2]。
先进、优良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高校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1.基础薄弱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隐性的、为广大师生所认可的一种文化。当前高校新校区往往位于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相对薄弱的偏远区域,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所不逮”,即使有也只大多是通过硬件建设来简单的实现校园文化上的某些“形似”,缺乏“神似”,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
2、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过度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过于注重外延扩张,多注重建筑设施的建设和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而自然人文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学风校风等校园文化软件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规划粗糙、步伐滞后等问题。
3.传承不够
新校区大多地处郊区,常驻职工少,教师一般是上完课就走,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多在老校区,因此,管理人员、教师、高年级学生与新校区低年级学生的交流少,从一个方面也影响了校园精神文化对新校区学生的传承。
4.积淀缺乏
由于新校区一般位于缺乏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的城郊,且校内到处是新建筑、新楼宇,建筑大多缺少历史文化积淀和校园精神文化,师生容易赶到缺少浓厚人文环境的熏陶,也会缺乏文化归属感。
5、创新不够
如何建设好新校区,大多数高校经验不足,也没有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容易出现单纯的外观模仿和原样照搬,忽视了文化传承,缺乏周边环境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积淀,校园文化完整的传播过程和传播载体被人为割裂,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不同程度上的空泛化、表象化和形式化。[3]。
三.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1.注重传承
一方面要注意在新校区传承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概括地说是指校园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它既是最深层的群体意识,又体现了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精神可以潜移默化的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我要求,激发师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品格。对于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均为新建的新校区而言,要重视学校精神,如校风、学风等的宣传、影响,如代表学校精神、凝聚学校校风学风的校训、校徽应在随处醒目可见,可感可知。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校史的重要作用。校史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中具有教育导向、协调融合、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做好校史的整理宣传,使师生通晓学校发展历程,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增强身为母校一份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中使学校精神在新校区扎根。
2.恰当移植
一方面要恰当移植地缘文化。地缘文化至校园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文化和风土人情,把地缘文化“去粗取精”,将其精华适当的移植到新校区中来,会使校园文化散发出独具特色的魅力。另一方面要恰当移植老校区的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之一。老校区经过多年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是有效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和师生文化素质的载体和平台,也是校园特色文化品牌。新校区应结合实际,将已有品牌项目加以合理恰当运用,这也是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3.着力融合
(1)凝聚各校区的精神力量。要在坚持学校精神的前提下,以老校区文化为基础,调整原有的不合时宜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观念,在全新的环境中培育全新理念,着力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形成新的校园精神。
(2)整合校区周边人文资源。与城市闹市区相比,新校区所处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自然环境相对占优势,信息交通相对闭塞但整体氛围恬淡静谧,更“接地气”。同时当地经济成分多样,居民成分多样,为学生深入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3)加强各校区之间的交流。学校应积极探索跨地区、跨专业、跨部门的科学研究体制,整合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想、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组建跨学科研究群体推动学术发展。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跨校区的学术交流、文体活动等。不但为学生尽情展现才华提供了平台,也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在各校区的流动,创造更多交流机会,孕育共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凝聚力[4]。
4.强化创新
(1)强化制度创新。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宗旨、校区实际情况的制度文化,能不断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新校区规章制度应基本沿用老校区已有制度,这既能体现校园文化的传承关系,又能使成熟科学的管理经验运用到新校区,提升新校区管理水平起点。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新校区特点、突出创新的规章制度。如制订制订符合新校区后勤社会化、有利学生身心健康的公寓管理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针对地处郊区的新校区周边治安相对薄弱的特点,制订完善相应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等[5]。
(2)模式创新。新校区一般居于大学城,其内高校众多,可以由各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承办能体现自身专长的主题活动,着力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方面有助于解决校园文化活动单一与师生需求多样化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还可整合各校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校际交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进而形成校园文化特色。
(3)环境创新。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美观和谐、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可以起到育人无声的效果。要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美化等手段,营造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要有创新意识,校史陈列馆、纪念碑、展览中心、文物馆等创意和布设,要精心构造出既继承文化传统,又崇尚科学文化、艺术高雅的独特景致[6]。
(4)技术创新。互联网既是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多校区空间上的限制和时间上的影响,使虚、实校园形成一个互补系统。一方面可降低学校管理成本,各部门、各院系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通过网络互动处理事务,管理更加稳定高效,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另一方面为创建全新的、先进的校园文化提供平台,它将学校与师生们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思想文化和学术交流,共同缔造新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空间[7]。
总之,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吸收原有的老校区校园文化精髓,更要善于结合新校区特点,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更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办学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呈频,郑春晔.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和校园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8(4).
[2]王凤兰.高校校园文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7(5).
[3]杨馨玫,刘德才.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研究,2007(1).
[4]周亚芳.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6).
[5]吴业春,罗晨,丁果芬.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困难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何小忠,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现状和建设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
[7]韩红江.新校区运行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7(5).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