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植竹
“青山永志严慈德,绿水长流养育恩。”这是我妹夫王仲安给爸妈合葬的墓碑上写的一副对联。
那时候,妈妈真的像一部开足了马力运转的机器,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夜深人静人们进入了梦乡时,她也还得为一家人纳鞋底、补衣裤,还得把第二天煮潲用的一大堆猪菜剁好。到了挖红薯的季节,剁红薯藤的任务更是非常之大(为了把薯藤晒干作猪饲料,必须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剁完,以免烂掉),而多是利用晚上时间来剁。一家人喝的和用的水,要用扁担挑着水桶到距家七八百米远的水井里去挑来。还有一项繁重的劳作是砻谷和舂米,那时不像现在农村有了碾米机,米粒从稻谷中弄出来,得把它放在砻(用竹木制成的去谷壳的工具)里,人的双手握紧砻钩用力推动砻盘一圈圈转动,才把谷壳去掉,得到糙米。糙米变成白米,又要靠人紧握舂槌往石臼(石头制成的舂米用具)里一槌槌使劲舂呀舂才成。由于有十多口人吃饭,我家每月至少得砻四至五担谷子,其砻谷舂米的任务有多重是可想而知的。
妈妈完成上述任务,都是在背上背一个、手中拉一个小孩的情况下进行的,那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爸在我们那小地方则算个“读书人”,担任过桃坪头村小的校长多年。他当校长并不在学校上班,而仍然在家种田,是地地道道的“赤脚校长”,与普通农民毫无区别,所不同的唯一一点是:在村里有人办红白喜事时,别的农民被请去是“做料理”,干的是挑水、煮饭、洗菜、抹桌、扫地等一类粗活,而我爸被请去则是去“当先生”,做的是写写对联、接接客人、安安席位、主持司仪等一类体面活。喜事一办完,爸也就同别的农民一样回到自己家里,该下水犁田就下水犁田,该上山挖土就上山挖土,而且他这位“先生”还是个“作田里手”,别人会的农活他会做,有的农民不会的他也会做。我印象特深的是,他插秧这一招在方圆几十里都有名。记得有丘名叫“十担头”(约两亩面积)的稻田,是我们赤竹海最大的一丘田。插秧时,只见爸爸站在这丘长方形田的这一头田埂上,瞄准田的那头尖角,先下水插下七篼竖的秧苗作标志。然后,调转屁股顺着这七篼标志秧一一插下去,脚退一步,手便横插秧苗五篼,其速度快得犹如鸡啄米。插完一路上岸,竟与预定目标没有多少差距。远远望去,他插的这五行秧苗,笔直得可以同木匠师傅打出的墨线媲美。要是整丘田的秧苗都由他一个人插完,那就宛若广场上集合着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横、竖、斜三条线对直,整齐极了。
1951年,我在资兴县银行上班后,每遇到爸爸进城,就会请他到饮食店去吃一碗肉丝面。开始几次,他吃了也就吃了,没说什么。多次请吃以后,大概他觉得我花钱有些大手大脚,趁我又一次请他吃面时,便严肃地对我说:“这面条也太贵了,一碗就是2角钱,买米豆腐可买四五碗,买油粑子可买二十多个,红薯苞谷更是买得一大堆。以后不要叫我吃面了,随便买点什么不一样饱肚子?”不管怎么说,老爸从老远的农村来到县城,做儿子的我花这点钱请他吃碗面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在勤劳节俭了一辈子的老爸看来却是“太浪费”了。
然而,老爸并非事事小气、抠门。
我在县中读书期间,爸爸从牙缝里挤出三块银元给我(当时国民党快倒台了,物价涨得飞快,人们不愿意用纸币),叫我在城里买布做件棉衣穿。班上几位与我关系特“铁”的同学想趁机去长沙应聘谋职,而其中一陈姓同学却囊中羞涩,拿不出路费,他得知我准备买布做衣服而尚未买的信息,便向我借钱。我们是称兄道弟的好同学,在这关系到他的前程的节骨眼上,我能不帮他吗?我脑子一热,胸一拍,便把这三块银元全给他作路费了,连借条都没要他写。事后一想,同学之情是尽到了,但我如何向爸爸“交账”却成了难题。爸爸可是个一块铜板巴不得掰成两块用的人,对我把这么大一笔钱给了别人能不生气吗?我不敢向爸爸说这件事,只好向慈祥的妈妈讲。出乎我的意料,当妈妈转告爸爸后,他不但一点都没有责怪我,而且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好同学有困难,帮人家一把是对的。”
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把我们兄弟拉扯大,却没有享受到“多子多福”的生活。我们长大后,犹如一窝小鸟,飞向外面去工作了,只有大哥大嫂留在他们身边。在家的大哥大嫂也先后生了7个儿女,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外出的6位兄妹,每位也都生了3个以上的子女,工资又微薄,也拿不出多少钱来孝敬长辈,加上工作忙,连“常回家看看”这一点都做得很不够,更不要说尽“反哺之义”了。
生于1908年6月18日的爸爸,早在1962年11月就病逝了,只有54岁。生于1907年11月29日的妈妈倒是高寿,于1989年11月病逝于郴州,活到了82岁。
爸爸妈妈,现在我们好多了,可是,想向你们尽点孝心却做不到了,遗憾啊!
责任编辑: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