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2015-05-30 10:48邵双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美的素质文本

邵双玲

美育是“五育”之一,它可以提高个体的素质,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让他们心中有爱,胸中有情,也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充分挖掘文本当中所蕴藏的美,让学生去发现,学会欣赏,学会创造,最终养成良好的审美素质。

一、依据文本,创设审美情境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给学生们教授任何一节新课时,都要设计一个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导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导语设计得出色,学生学习新课的动力就加大了,这时你的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成功了一半。同理可知,我们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能水到渠成地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与新课相关的美的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美的情境下更容易接受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更容易被感染,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

如我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之前,首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曲《春江花月夜》,以此来营造美的情境。看着学生们那沉浸在优美乐曲中的笑脸,我知道,我成功了,学生已经被这音乐打动了,完全被带入到了一个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之中。播放完音乐,我将音乐转成循环模式,降低音量,让这美妙的音乐始终萦绕在学生们的耳畔,在音乐的陪伴下,我和学生们开始了这首诗歌的学习。学生们学习气氛高涨,课堂讨论热烈,完全没有因为这首诗歌过长而有抵触情绪,反而在鉴赏过后,大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结果一堂课下来,一些文学素养较高的学生居然能把全文背诵下来,这着实让我尝到了“创设审美情境”的甜头。

二、立足文本,品读中发现意境美

高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目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升审美境界。依据这样的目标,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品味好词语、好句子。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当好指路人,也就是说当学生们面对新的知识时,教师要加以指导、点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比如,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总少不了一类考察题型,那就是“炼字”。在我看来,学生们分析、鉴赏某个字如何用得妙,其实就是发现美的一个过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学生在品味“绿”字的妙处时,也深切地感受到由“绿”字所营造出的意境美。再如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都可以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当中发现意境美。

三、深入文本,鉴赏中感悟情感美

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呢?我认为应该分两步来做。首先,必须要求学生诵读文本。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也能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其次,在学生充分熟悉文本内容的情况下,深入文本进行鉴赏,最终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审美情景,然后诱发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从而在鉴赏之中感悟情感美。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学生们在深入文本鉴赏的过程当中,诱发同步联想,将自己想象成为李密,在面临忠、孝两难的抉择时,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苦衷,同时也深深地被作者的孝心所打动。

四、超越文本,探索中创造美

教师教学时,应在学生充分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意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各种手段去大胆探索。这里所说的“空白”,其实就类似我们现在高考当中文本类阅读的探究题。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判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求学生探索出来的答案有理有据,能够创造出美来,就是有价值的。这样做,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感知,而且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如《红楼梦》中黛玉死前的“宝玉,你,你好……”话未说完,香消玉殒。那其中的“……”到底指什么?这是一种“审美空白”。就以此为一探究题,我让学生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去探索这省略号后面的信息。结果学生们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他们既遵循了原著,又在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出一个个充满了理性美的解释。所以,我说,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应时刻引导、督促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模仿到创造,真真实实的打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美。

猜你喜欢
美的素质文本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