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电气类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5-05-30 07:26倪晶房俊龙马文川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倪晶 房俊龙 马文川

【摘要】根据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类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进行了改革,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的重要性的现象。希望通过改革,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G201201006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11-0251-02

一、改革背景

电气工程是21世纪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学科领域。各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是电气工程领域科技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行业发展的中坚环节。

而电力系统分析作为电气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中属于重中之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电力系统分析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认识,因此,对于这门课程应予以高度重视。面对现在教改过程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这门课程所包含的深层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力系统分析改革方案设想

第一,教育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以引导式为主进行授课,保证与学生互动的同时,增加与实际生产相关的应用实例,生动课堂,拓展学生视野,保证学生将理论应运用到实践中去。第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期末成绩包括试卷成绩(满分100分)占55%~60%,平时作业成绩占5%,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成绩占25%~30%四部分。重视课程设计跟实验成绩,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每组队员的表现,给出不同的成绩。进行调研跟仿真的小组可以根据其完成情况,酌情加分,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三、具体实施方案

新技术的推动,需要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上进行变革,以先进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去了解最新的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以及综合素质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

1.教学方式的改革

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要时刻保证与学生互动。由于课时减少,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抓住重点,而不再是泛泛讲解,以精炼的语言总结每个知识点,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路,让学生能够理解整门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融入课堂进行解析,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对于内容相对简单的部分,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由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做的优势:第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第二,学生需要查找大量资料,锻炼了查找资料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第三,由于每个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查找,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第四,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好的团队合作和讨论,会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考核方式的改革

电力系统分析一般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试卷一般分为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三大部分进行考核,以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基础,适当提高难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存在许多弊端:首先,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死记硬背,就无法达到国家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次,试卷的答案单一,尤其是选择题,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计算题也是照着固定流程生搬硬套,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这种考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改变以往的考试模式,在笔试的基础上增设答辩式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确定学生最终的期末成绩,进而达到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核的目的。在课程设计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老师拟定好的题目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进行实验、仿真,将所得成果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并撰写论文作为成果展示。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核,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3.实验课的增开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开实验课。以往为了节省课时,未开设实验课,长期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比较弱,实验课可以弥补不足。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理论课和实验课均由同一位教师来担任,不配置专门的实验课教师,这样,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进度,灵活调整实验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理论后,及时进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理解程度,结合生产实例,适当增加实验难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四、考核方式改革的效果

由于原来的考核方式形式死板,而新的考核方式弥补不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借助新的考核方式,达到以下效果:

1.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为了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课本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足的准备,联系工程应用实例,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形象的讲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

长期的教学发现,未开设电力系统分析的实验课是不明智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综合素质得不到锻炼,因此,增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是必要的。在进行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变通,及时解决问题,完成实验,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还可以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

3.创新性思维的提高

课程设计的完成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而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选择老师规定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整体思维得到锻炼,首先要对设计内容有整体的认识,然后查阅资料、确定方案,应该能构件整体框架,思维得到锻炼;期间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4.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在课程设计和讲解知识点的部分,都以小组为单位,就变相的考察了学生之间团队合作意识。由于两个部分的设计,工作量很大,出色的完成设计光靠一个人是不够的,就需要同学间明确分工,每个人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进行整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团队合作意识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

5.自学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加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讲解,需要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阅大量的文献才能够完成,将查阅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锻炼了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到许多课外知识,理解和掌握更多知识点,提高了自学能力。

五、总结

根据任教多年的经验,对现有教育方式进行改革,重点是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方式力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国家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新教育方式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强大的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实践能力才是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嬿,张运波等.电气工程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

倪晶(1975.06-),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从事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慕课教学在电力系统分析中应用的初步探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
数据挖掘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