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由来与中国历史文化

2015-05-30 10:48羽冰
初中生学习·低 2015年11期
关键词:蹴鞠球门足球运动

羽冰

【起源发展】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的故乡是中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而现代足球的起源地是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出于对丹麦士兵的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

所谓的《剑桥规则》,即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规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与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卫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所以上场比赛的队员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 “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里,汉代刘向的《别录》和《汉书·枚乘传》中均有记载。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汉代蹴鞠】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足球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发展成直接对抗的竞赛。到了唐朝,蹴鞠所用的皮球,由内填毛发改为由人用嘴吹气,同时用两个球门代替“鞠室”。至宋代,蹴鞠更发展为双球门及单球门的竞赛,还有称作齐云社或圆社的球会组织出现,而且所用的皮球由人用嘴吹气,发展到用气筒打气,愈来愈接近现代足球。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6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颠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活动。《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了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足球的历史】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赵国人学会了骑马射箭。赵王经常带着其亲信骑着马出城闲逛,好不威风。一日,来到一处树林,看到林中有野兔数只。国王金口一开,“抓活的”,遂兵分四路,合而逮之。不想惊吓之中,野兔横冲直窜,从马群的平缝中纷纷逃去,众人一无所获,摇头叹息。一谋士突然眼前一亮,上前献计:“大王,这种围猪很有趣,我们不妨用球代替兔子,不出宫门便可天天玩之。”“好主意”,赵王大加赞赏,“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于是,足球运动便在中国诞生了。但当时还属于骑在马上的运动,称之为“蹴鞠”。到了汉代,有了专供比赛的足球场,称之为“鞠城”。鞠城为长方形,两端各有6个鞠室,呈月洞形,互相对称,场地四周有围墙。唐代是蹴鞠活动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足球运动不仅有了很大发展,而且开始对外出口,首先登陆的地方是英国。

编辑/曹焕焕

猜你喜欢
蹴鞠球门足球运动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蹴鞠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呵呵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认识足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