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东
教师的改革创新,要做到教学理念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还有赏识和激励学生,是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再者适时适度的诱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最后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兴趣合作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人才培育者的教师们,应该如何去改革,去创新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由于受原有的教学理念制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一个知识的容器,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缺乏创新意识而墨守成规,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才”。
我觉得教育理念必须改革,必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能学到技巧,所以我提倡兴趣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乐于探索,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课改的深入,使我有了一定的体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首先,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导入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当的情境,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的引入新课。例如,在《有理数的运算》中的《有理数的乘方》一节中,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引入: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如果将它对折20次,请估算一下,会有多厚?如果将它对折30次,会有多厚?如果一层楼高是3米,对折20次后会有几层楼高呢?通过猜想,激起学生们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方,并指出,认真学习了这一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开始了学习。其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鲜明的色彩,形象的演示,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和交流是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学生一旦满足了这一需要,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就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让学生在相互交往、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2.赏识和激励学生,是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我在平时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给予明确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有了这样的内因,才会产生质的飞跃。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名基础很差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题都做错了,我是这样鼓励她的:“看,你的字写的多清楚工整啊,如果多下些功夫,做题在仔细一些,你一定会赶上别人的!”这名同学深受鼓舞,开始不懈的努力,课下时,自习时,经常看到她认真做题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成绩突飞猛进,可见,教师的一句鼓励能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动力啊!
3.适时适度地诱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学完求数式的值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自己父母的健康状况,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我让学生回忆他们的父母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孩子们体会自己的父母很辛苦,要懂得感恩父母,多关心父母,让孩子们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很多父母都说,孩子变得更懂事了。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并适时适度的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创造价值的人才。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师生关系的创新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学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师长,又是朋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共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气氛,而不是一定由教师说了算的“一言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师生双方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追求新的发展和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比如说,在进行几何证明题的教学中,我和同学们都是一起动脑,说出各自的想法,采取最佳答案。每一堂课他们都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他们在满足了证明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动脑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而我这时通常都会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2.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
以往我们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被动接受,很多时候他们容易开小差,上课听讲不认真,老师讲过的题目不会做,教师与学生矛盾日益加深,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都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课时的做法,以此腾出更长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习时间变短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导致学生知识静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现在,我们采用这种上课的模式“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典例分析——变式练习——课堂小测——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都会产生老师的小助手,有的帮助老师分析例题,有的帮助老师判卷打分,全班同学都在忙忙碌碌的上着数学课,不知不觉中,学生们收获着知识,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地位得到了重视。首先,是数学知识分成,将分析考试命题方向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结合,把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相结合,以此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习新知识。其次,要做到作业分层,笔者一般会将作业分为简单、一般和较难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能克服抄袭现象。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学生更好”,这是每一名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如何给学生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如何给社会输送更多、更强的人才,教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