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艳丽 白雪松 于海涛 张洋婷 宋春梅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越来越理性。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培养具备解决问题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正确职业态度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应根据社会需求按需定制。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按需定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影响健康的头号问题,跨国健康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工业污染加剧以及碳排放量的不断上升对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主要问题,也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21世纪全球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包括: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意外和蓄意制造的疾病爆发、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意外事件、核放射意外事故以及环境灾难。像2011年3月,日本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造成21万人紧急疏散。2012年9月,我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广东等地成为禽流感疫区,数万只家禽被扑杀,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4年11月,巴西暴出疯牛肉流入境内,使巴西成为疯牛病疫区,与此同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2015年8月,发生在我国天津港的爆炸事故,导致周边环境受到化学品泄漏的威胁。人群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健康是许多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产业,是人民的最基本需求,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满足这一基本需求的基本保障,是预防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本,是保障我国工业、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途径。预防医学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是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并输送的专业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预防医学的专业人才?
1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被认可的核心能力,是现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趋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表达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团队协作能力几方面。
1.1积极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选择了正确的团队,可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如何快速融入到一个新的团队,成为其中的一员并能发挥所长,需要长期的锻炼和磨练。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也需要时间磨练。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补经验和技巧,应付多方面的挑战。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更需要团队协作,每个突发事件所涉及的人和事物都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团队进行合作,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面临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时,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几个小的团队也无法解决问题,此时就需要更多的专业团队精诚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所以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充分锻炼这种团队的协作能力,不仅有能随时融入其他团队的能力,更要有随时组织自己团队的能力。
1.2要有沟通技巧
预防医学专业的工作对象与临床医生不同,临床医生需要掌握专业术语,服务对象是病人或者家属,当医生与服务对象沟通时即便是用专业术语,服务对象也不会觉得不适或反感。因为服务对象从心里尊重医生,即便听不明白也会更耐心地咨询。临床医生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供与求得关系。而预防医学的专职医生,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体,在服务对象心中普遍认为预防医学的专业医生不是医生,只是普通的服务者。预防医学的专业医生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供与求得关系。如果预防医学的专业医生在与服务对象沟通时也使用专业术语,会引起服务对象的反感,导致工作开展不顺。预防医学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说服教育以及劝诫为主,这也会使服务对象失去耐心。加上服务对象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说服教育的接受程度以及依从程度也会有很大不同。往往会出现预防医学专业医生口若悬河,劝诫了好久,最后没有任何效果,如同老教授在前面滔滔不绝的讲课,而学生无心听讲一样。预防医学专业医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同时也会逐渐失去耐性,工作开展的效果不理想。作为预防医学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这种沟通能力需要在平时就加以锻炼和培养。要学会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要具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预防医学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1.3要有创新能力
对新方法、新工具、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就是一种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创新能力越强,未来的发展空间越大。知识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学校所学知识的寿命周期很短,市场对知识创新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符合社会及市场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原理和新工具的需要,就要不断的创新。每个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都不相同,不能用相同的方式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缺乏创新性的学生很难发挥自己实际水平,制约了未来自身的发展。
2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应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成本效益与生命健康权之间的矛盾一直都存在,医生在接诊患者时是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无论有无经济负担能力均都全力救治,还是会考虑自身利益,对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患者见死不救。医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决定了百姓对医生的态度。乱收费、乱开化验单、弄虚作假,态度不认真,收红包等现象导致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毕竟不是法律,只是一种道德标准,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更多的是需要依靠医生本身的自我约束。预防医学负起了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全人群身体健康的重大责任,因此预防医学的专业人才更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正确的职业态度。
3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按需定制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越来越理性,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也就是根据社会需求按需定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正确职业态度的人才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俊祥,李振兴,田玲,等.我国健康产业发展面临态势和需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2):50-53.
[2]戴金波,杨火保.职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9):12-13.
[3]韩昌跃,杨樱.构建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行机制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6):25-27.
[4]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199-201.
[5]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