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之《蝉》教学设计

2015-05-30 17:16马佩霞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蝉声写作方法友人

马佩霞

设计理念:香港作家小思的《蝉》是一篇哲理小散文,选自语文七年级上人教版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这样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文章情感鲜明,道理深刻,于写作而言,文中先抑后扬、以小见大寄托哲理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于学生情感价值观培养而言,本文是学生体味人生,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佳作。然而,刚上七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厚,自主感悟学习能力缺乏。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仔细体会文中情感,使学生学会朗诵品读哲理散文,学习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知识升华到感悟生命意义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教学设计主要以读悟情,以读带思,点拨引导,拓展深化,一切都为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制作了课件,充分利用PPT 课件的音像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学习欲扬先抑和由小事物引发哲理(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含义及其反映的情感;2.学习作者先抑后扬和由小事物引发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诵法、自主法、讲述法、互动法、拓展法

教具: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片出示导语关键词)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茫茫黑夜里发出光芒的萤火虫;春天破土而出的小草;雨后拔节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秋风里纷飞的枫叶;枝头歌唱的小鸟;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都蕴含着生命的意义,给了我们感动和思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其中的一个弱小生灵,去聆听它生命的最强音。

听蝉鸣。(幻灯片)问:有捉过蝉的吗?你对蝉了解多少?

二、学生听读课文,自主感知学习

1.听读;2.初步感知作者对蝉的情感(出示幻灯片)《蝉》这篇课文开头一段就用              和              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结尾一段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是              体现蝉生命意义的一句话是

三、学生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对蝉的感情变化过程

一学生读,其他人评价。(可让其中一点评的学生读一遍)

四、品读句子,谈情感

1.烦蝉——先抑

幻灯片出示语句。

(一抑)“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知知不休。

“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体会 “还、就、更”等虚词,在传情达意上的巨大作用。(更突出,烦到极点。)

(二抑)“在樹下拾得一只病蝉”……“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

“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对蝉的厌恶之情已达到极点,峰回路转,接下来,作者对蝉的态度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来读这段文字。

2.恕蝉——后扬

(一扬)友人说:“它等了17年,等到一个夏天。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完结了。”

友人说:“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这段文字中,友人对蝉的情感是?

“才”字说明了友人对蝉的苦苦等来这个夏天的来之不易深表同情,同时也对蝉的苦苦等待之精神充满敬佩!“就”写出了蝉生命短暂,等待漫长,表达了友人对蝉生命短暂,等待漫长感到无奈、遗憾、惋惜的心理。蝉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残酷的,但是蝉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

(二扬)“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文眼)蝉为何“必须好好的活着”?

(生命的延续!为了种族的繁衍!“必须”:坚定!坚强!责任! “都不过”:蝉的纯洁,担当,义气!)

此时此刻,作者没有理由不宽恕蝉,这个“宽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宽恕,而是敬佩的宽恕!因为作者懂得了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面对着这只蝉,我们也许会感到惭愧,多少个时间在我们指尖弹指而飞,多少回太阳在我们脸上匆匆爬过,很多时候,我们不如这只令人敬佩的蝉!在这个教室里,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当我们累了的时候,就想想那一只在地下等了17年的蝉吧!也许这样,我们的精神就会振作、就会奋发!不要连一只蝉都不如!

(三扬)“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秋风何来颜色呢?“秋风的颜色”和“宽恕蝉”又有何联系呢?

秋风来了,枫叶火红,果实飘香,对人们来说,秋天是金色的,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有肥硕瓜果的秋天,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色的。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秋天一到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所以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五、写作方法(学生先总结)(略)

六、写作感悟

1.就本文谈哲理小散文的选材和立意

选材:蝉声、蝉身、蝉命+作者的感受。

立意:由具体事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立意积极、深刻。

2.试一试。(这一环节灵活掌握)

七、知识拓展

1.蝉的一生

蝉,古称蜩(tiáo)、蚱(zhà)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树洞,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十多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猜你喜欢
蝉声写作方法友人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致友人(组诗)
蝉声
蝉鸣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