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农妇自学英语成为高校外教“大管家”

2015-05-30 17:17慧心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管家闽南话钟点工

慧心

自强自立,向老外自荐做家政

刘雪英来自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因为家贫,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此后,她帮助父母在家种田、养鸡、喂猪,成了乡亲们眼中能干的女娃。刘雪英不但勤快,也颇有主见。20世纪90年代,国内涌起打工潮,刘雪英只身来到福建泉州打工。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很快,刘雪英打工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丈夫是泉州马甲镇洋坑村人,精明能干,他很喜欢勤快、朴实的刘雪英。一年后,刘雪英嫁了过来。婚后,他们很快有了孩子,整天忙得团团转。

刘雪英身边的人都说闽南话,闽南话语速快,外地人难懂,刘雪英因为听不懂闽南话,常常闹出笑话来。一次,家里人让刘雪英烧火做饭,她听后却赶忙拿了面镜子,左瞧右瞧,不解地问:“我脸不黑啊!”刘雪英的回答引来哄堂大笑。原来,当地“烧火”的闽南话和普通话的“脸黑”听起来很像,刘雪英误以为家人说她脸黑。后来,这件事被村里人当作笑话流传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件事让刘雪英大受刺激,她知道,要想融入当地的生活,必须尽快学会闽南话。于是,十几岁的侄子和村里的孩子都成了刘雪英学闽南话的老师,他们常常一字一句地用普通话给刘雪英做翻译。

刘雪英悟性高,不到一个月,基本听懂了闽南话日常对话,并可以与别人交流,很快便说得有模有样了。这让刘雪英特别得意,觉得自己有语言方面的天赋。

自从生了孩子,刘雪英再没有到外面打工,经济上不独立,花一分钱都要伸手找丈夫要。刘雪英骨子里是个独立要强的人,她觉得女人想要追求平等的家庭地位,首先要自力更生。

她开始找活儿干,可她没什么技能,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00年3月,刘雪英上小学的儿子给妈妈带来一个信息:他班里有位来自加拿大的同学,叫麦博信,麦博信的爸爸麦克在泉州仰恩大学当教师,他家里可能需要钟点工,让妈妈去试试。

得知刘雪英想到老外家里做钟点工,丈夫觉得她有些异想天开,说:“你不懂英语,咋和人家说话,还是换个活儿吧!”

刘雪英虽然心里也有些忐忑,但她又想,一件事情不去做就退缩,那也太窝囊了。不管怎样,都要试一试。

刘雪英找到了麦克,表明了来意。麦克来泉州多年,是个“闽南通”,他表示自己家里不需要钟点工,不过,他的同事——来自澳大利亚的外教威廉·瑞恩需要这方面的服务。

在麦克的推荐下,威廉同意刘雪英在自己家做家政服务。威廉60岁左右,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性格随和开朗。刘雪英和威廉接触没几天,就消除了紧张感。她手脚麻利,做事认真,得到了威廉的认可。

刘雪英不会说英语,威廉不懂中文,最初的日子里,两人沟通全靠肢体语言和一本中英文字典。

由于不懂英文,刘雪英在与威廉相处时遇到的尴尬事儿不少。有一天,刘雪英陪着威廉去买窗帘,威廉生活节俭,原本想买便宜的布料凑合一下就行,刘雪英却误以为老外生活品质较高,买东西喜欢贵的,就把威廉往一些高档的窗帘店里领,不料,威廉总是耸着肩膀说“ No ”。

因为无法沟通,刘雪英始终搞不懂威廉想买什么尺寸、花色、款式的窗帘,结果两人白跑了一下午。威廉惜时如金,脸上有些不快。

这次买窗帘的经历让刘雪英决定,像当初学习闽南话一样,拿出狠劲来学习英语。

自学英语,从不缺“洋客户”

此后,刘雪英重新拿起了中学英语课本,先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学起。到威廉家做家政时,她也会揣上一本字典,一有空就背单词。

厨房是刘雪英的工作重地,厨房用具词汇众多,光刀具就有许多种,刘雪英使用了很多初学英语的人都用过的笨办法,用汉字标注每个单词的英文发音,然后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背。

威廉先生很支持刘雪英学英语,他鼓励刘雪英大胆地说出来,从不笑话她说得不好。威廉最常对刘雪英说的一句话是:I show you!(我示范给你看!)然后一遍遍地教刘雪英日常用语。

刘雪英不但在威廉家里说英语,只要有机会在外面也敢于秀。一次,刘雪英看到一个老外在泉州街头徘徊,并拦住行人问些什么,被他询问的人都笑着摇摇头走开了。看到这个情景,刘雪英走了过去,笑着对那名外国朋友说:“Can I help you?”(我能帮你吗?)外国朋友看到眼前这位相貌普通的中国妇女竟然会说英语,马上欣喜地答话。

原来,那名外国朋友要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事儿,不料迷了路。刘雪英那天也没啥事儿,就主动陪着外国友人去办事儿。路上通过攀谈,刘雪英得知,这名来自美国叫彼得的老外也是仰恩大学的教师。刘雪英告诉彼得,自己在仰恩大学外教威廉家做钟点工,彼得很意外,也很高兴,当即邀请刘雪英过后到自己家里做钟点工服务,刘雪英欣然同意。通过这件事,刘雪英更加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一天,刘雪英听彼得说,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外教患了一种皮肤病,找了多家医院都没治好,这位叫马丁·布朗的外籍教师准备回国治疗,他留下的课可能由彼得来代。

刘雪英询问了马丁·布朗皮肤病的情况后,对彼得说,泉州有一家中医院治这种病非常有经验。在彼得的建议下,刘雪英带着马丁·布朗到那家中医院求诊。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马丁·布朗的皮肤病明显减轻,三个疗程过后,已经痊愈。

2003年,威廉辞职回国养老。威廉回国后,刘雪英又受马丁·布朗的邀请到他家做钟点工。随着英语口语越来越流利,刘雪英除了帮雇主打扫卫生、做饭、带孩子、买菜,还陪他们逛街购物砍价,陪他们看病、买药、缴水电费等。渐渐地,刘雪英成了一些外教的得力助手,外出游玩时他们也带着刘雪英,刘雪英完全融入了外教的生活圈。最多的时候,她同时在10位外教家做钟点工。

命运垂青,成为外教“大管家”

2010年,幸运再次降临到刘雪英身上。那年8月,在仰恩大学任教的美籍教师切尔文从泉州转聘到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任教,刘雪英在切尔文家做了一年多的钟点工,主雇结下很深的友情。刘雪英伤感之余,主动提出帮他搬家。

那天上午10点左右,载着切尔文全部家当的汽车驶入厦门理工学院外教公寓楼前,学院国际合作处一位姓林的老师前来迎接,并协助切尔文安置家具和生活用品。林老师看到一位40岁左右、相貌平平的中国女子特别忙碌,她一边马不停蹄地往楼上搬东西,一边用流利的英语与切尔文唠嗑。

获知刘雪英的经历后,林老师惊讶不已,立即把这个情况向部门领导反映。厦门理工学院近年来加快了国际化办学进程,当时有外教50多人,校方迫切需要刘雪英这样一个懂得中英文和闽南话,尤其是有着丰富的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的复合人才。校方经过商议,决定为刘雪英量身定制一个岗位——全职外教生活管理员。

无意中得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刘雪英非常开心。到厦门理工学院上班后,虽然工作内容变化不大,但总算过上了安稳日子,校方还给她办理了五险一金,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和正式员工一样。

刘雪英成了近百名外教和留学生的“大管家”。她负责的工作还真不少,如帮助办理入住、信件投递、物业管理、外出导游、活动组织、心理安抚等,尽管工作内容琐碎,但她打心眼儿里喜欢。

刘雪英的真诚、善良换来外教们的信任,他们甚至把房门钥匙交给刘雪英,让她自由出入自己的家。刘雪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与信任,也让她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现在,刘雪英仍如饥似渴地进行着英语方面的系统学习,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闲暇时,她经常和大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英语口语的经验,她对大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连我这样毫无英语基础的人都能学会,何况是你们!”

从一名农村妇女到大学里的外教“大管家”,刘雪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首这段人生轨迹,刘雪英为自己感到自豪,她最大的感悟是:很多时候,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人生就会从此不同。

猜你喜欢
大管家闽南话钟点工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项目“大管家”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吉利
乡音情浓
河北省尚义县“农事钟点工”走俏乡间
闽南话
他是红军“大管家”,给主席送过救命粮
秋季“钟点工”成了“香饽饽”
自强才能赢,农妇自学英语成外教“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