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雅琼
音乐本身就属于艺术范畴,但是作为音乐教师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却往往不是很讲究的。主要阐述了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方面所表现的语言艺术性和情感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外在表现,更要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的始终。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说话来进行的,而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往往都是通过情感来呗接受和内化的,课堂教学中的语言以及情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在一堂音乐课中,只有二者得到有效结合,课堂才能迸发出情感的火花。
一、音乐教学中的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门扉的钥匙,教学语言需要它独有的风云格调和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语言要规范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即使同是汉族,同在一个市、县,其语言也并不相同,对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来说,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语言规范性,也就是要说普通话,音乐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试想一下,如果一首《长江之歌》,用普通话去教唱,和用一口东北方言去教唱,对比一下,会是怎样的感觉呢?那会是一种效果吗?所以说,普通话是音乐教师的必修课。
(二)教学语言要精准
音乐知识本身是严密的、系统的,而教学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授课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精”是少儿有分量,“确”是恰切的表达内容,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忌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如“差不多、大概是”,这些都不是准确的语言,要善于运用音乐艺术规范的专业术语,如“四二拍”而不是“四分之二拍”,“节拍”而不是“拍节”等。
(三)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例,将深奥的理论讲的浅显易懂,将枯燥的知识讲的风趣动人,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的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
(四)教学语言要幽默
有人把幽默比作教学语言中的盐,它可以吊出语言中的卑微,也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以形象思维为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艺术
教学不仅是人之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情感场”是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体验,而去影响教学过程的效率及其效果,那么如何去创设适宜音乐学习的“情感场”呢?
(一)以富于情感色彩的教学语言渲染情感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预言是表达和渲染情感的有力工具,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能够起到渲染教学情感氛围的作用。
(二)以激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火花
学的情绪低落,或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畏惧、苦恼时。教师应以鼓励、表扬以及善意的动情的等方式激励学生的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抢答、学习竞赛的方式去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和学习氛围,又让学生在与他人竞争的环境中,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以教育媒介手段创设情感佳境
以录音、录像、挂图、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佳境,能够将学生更好地带入到相应的情感境界中,这是现代音乐教育中常用的方法,如,在《我给小树穿棉袄》这首三拍子的歌曲时,可根据歌曲的主要表达感情—表现小朋友爱护树木的美好心灵,去制作三段动画:1.妈妈给我穿棉袄;2.小树在风中发抖;3.我给小树穿棉袄。学生就会在动画影像的影响带动下,把歌曲演唱得更加感情真挚、优美动人。
(四)以教师的范唱、范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情感表達
在音乐学习中,教师精湛的演唱、演奏示范,常常是学生赞叹和折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好音乐的热情和决心。在一首歌曲的演唱演奏学习中,当技巧技能问题解决后,乐曲情感的表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了启发学习乐曲情感、情境的表现,音乐教师也应常常用充满激情的范唱、范奏来启发学生。
(五)以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楷模作用感化学生个体
对他人的情感常常会迁移到与他人身上去,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热爱学生、努力工作的音乐教师,会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进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也会以积极地态度去接受,这就是《学记》中所说的“亲其身,而信其道”。
总之,音乐教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更应重视和发挥语言、情感艺术的重要作用,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的情感得到交融,使音乐教学实现整体优化,从而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