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创新氛围 育创新思维

2015-05-30 10:48:04李仁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创新能力

李仁仙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课改的一项重大课题。下面我们就阅读教学如何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我们的作法和体会。

一、“个性化”阅读,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行为的发动者,而且由始至终,阅读的方式要学生去运用,阅读的任务要学生去完成,阅读的目的和效果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而学生各自的水平参差不齐,爱好兴趣也有差异,教师要尊重其个性的差异。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独创精神,应肯定和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的个性。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这样做:第一步,围绕目标,自主提问。第二步,围绕问题自主阅读。第三步,自主交流、评价,检验并催化阅读效果。

二、重视阅读教学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创设问题解的有序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创设问题要有序,分步设置,循序渐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步步登高。

其次,创设问题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也是学生智力的敏锐程度,其集中表现为能迅速地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另外,它还表现在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根据客观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所设问题切忌千篇一律,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悬念设疑、串联设疑、导谬设疑、比较设疑、观察设疑等。

第三,创设问题的新颖性,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只有注意问题情境的新颖性,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激发其思维的与众不同。可采用谜语创设法、故事创设法、俗语创设法、经典创设法、诗词创设法、热点创设法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利于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培养。

三、“想象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是语文新课程必须要走的一步。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述,通过想象在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努力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大致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引导学生,激活其想象力,第一步是揣摩;第二步是各种形式的朗读;第三步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认识课文。从而使之深入意境,把握人物思想性格,体会作品的艺术技巧,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如:在教学沈复的《童趣》一文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标题,想象一下作者在本文中可能会描写自己童年生活中哪些方面的趣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文中“童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的想象与感受合理吗?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童年生活经历,你是如何处理的呢?边读边思考,学生就能真正进入作者的世界,更深刻地领会少年儿童丰富神奇的想象力和稚气烂漫的情趣,以及作者艺术构思的匠心和作品创造的艺术美。这样,能逐步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较好地发挥学生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有效地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畅想、畅言,在精神处于自由、活跃的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各种想法涌动交汇,撞击出创造的火花,切实培养学生阅读之创新思维,让学生成长为个性鲜明,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