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华
【摘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单纯知识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出发,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意识 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各种学科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就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自我发展的基本方法。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情感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首先,要结合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时,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教师接着引导:“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如教学“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了加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我国自己的信息技术优势,我国最大的计算机产业集团联想公司与我国软件业巨头金山公司联手合作。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是我国信息产业界硬件领域的骄子,而金山公司则在我国软件业一枝独秀。这一硬一软相联合,必将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粉碎了美国微软试图垄断我国软件业的企图。”教师进一步讲解金山公司的WPS作为唯一与微软的WORD抗衡的汉字处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要赶超世界,需要包括他们在内的全体国人努力拼搏。由此学生更迫切地想要学习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学习,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创造激情。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教学中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并且愿意学好。如上机实习课上,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在小组里共同讨论问题,学会尽情地思维、用心地学习,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在小组里,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需要团结协作而不只是竞争,进而感到全班同学、学校乃至国家与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决不能仅仅考虑个人进步、成功与否。平时,则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并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学生可以感受到尊重、信任和鼓励的环境中,他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学习,全神贯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主动性
没有主动性,便无法充分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机课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实践。上机实习时,教师要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开始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依赖性很强,希望老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及时鼓励,让其自主探索,当他们自己最终解决了问题时,特别兴奋,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以后也就乐于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学生创造的思维;既提高了学生独立處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志。有的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阶段总结中说:“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基本的知识能自己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的教学的成功。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创造潜能
要使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展,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早已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难以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特点则决定了“因材施教”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好地实行。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有的学生初中学过计算机课,有的家里有计算机;有的则从未接触过计算机。针对这种状况,教学时先向学生提出:学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可以不听课,但要学会自学,把时间利用好,要借助已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的优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走在其他同学乃至老师的前面;没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不必心急,踏踏实实从头学起。上机实习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与实践,如让基础好的学生先学习WINDOWS98,让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练习指法、输入汉字等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分别得到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的当务之急,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认真把握一切契机,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