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下校园文艺的基本定位

2015-05-30 20:11邹玮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定位

摘 要:校园文艺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文化的关键阵地。本文从文艺与教育的视角,从意识形态、高校使命、大学文化、人文教育的四大维度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文艺工作的基本定位。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校园文艺;定位

文艺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密切。纵观东西方大学发展历程,校园文艺历来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内容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载体。

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中世纪大学向近现代大学的转型,甚至奠定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价值体系。在美育理论根源上,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在1793年《审美教育书简》著作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美育理论。这一理论一直深刻影响了后世西方大学体系以“全人教育、释放人性”为追求的校园文艺发展。

我国古代,从先秦儒家“诗、书、礼、乐”开始,文艺都被视为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理想人格的重要手段。孔子曾提出君子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教育应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要旨,强调文艺与美育的伦理价值和秩序功能,主张诗礼修身养性,诗礼传家经世,对内满足心灵需求和精神关怀,对外融于和谐秩序,遵从道德戒律,从而形成了温良恭俭、忠义礼让、仁智信爱、见贤思齐等为核心的社会精神文明规范。

近代中国,在思想启蒙和爱国救国为主题的五四时期,发端于文艺领域的新文化运动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而校园文艺更是这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和发散场。从“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为风尚的北大文学期刊、清华戏剧社团,到战火硝烟马背上的西南联大文艺思潮,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校园文艺迎来弦歌不辍、大家频出的繁荣景观,开启一代风气。校园文艺对引领思想解放、影响变革维新、推动社会进步、塑造时代精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而文艺往往是带头吹响呼唤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015年初,中共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当前,在中央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引领下,高度关注校园文艺的重要作用,正确认识校园文艺的发展定位,是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紧迫任务。为此,笔者提出明确高校校园文艺定位的四大维度。

1 校园文艺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是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校园文艺是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提出,意识是现实存在于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现实存在,是类“知、情、意”的统一体。仲呈祥强调,人类文艺意识中,既与“知”相关,更重“情”的表达,尤在“意”的取向。文艺是人类审美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情感意向活动,其宗旨在于化人养心,坚守人类神圣的独特的精神家园,提高民族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我们经常强调,舆论导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然而,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而言,舆论绝不仅仅存在于“悠悠之口”、“三尺讲堂”,而是更为深入地存在于师生的日常活动尤其是思想表达和艺术方式荟萃的校园文艺行为之中。

做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艺工作,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独特属性,牢固把握文艺主流话语权,不断强化中国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对校园文艺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要在校园文艺导向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坚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校园文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凝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要求,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在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

艺术源于生活,又引领风尚。校园文艺是高校生活的艺术反映,更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形式,是实现立德树人思想引领的有效载体。因此,校园文艺工作必须坚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轴心,洗礼精神,铸造灵魂,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讴歌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播真善美的正能量,加强主流价值观念熏陶的人文氛围,满足广大师生对优秀文艺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引导师生正确科学地看待外部世界,明晰是非判断、荣辱判断、美丑判断,引导师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更好地认识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3 校园文艺是凝聚大学文化、塑造优良校風的重要手段

一所优秀的大学必须具备和蓄养优秀的大学文化,凝聚广大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形成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优良校风。同时,从大学使命出发,现代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与社会辐射的职能。

从内涵建设和外部作为来看,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培育富有特色的教风、学风、校风,是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在文化构建中,校园文艺最富有观感性、参与性、感染性、激励性和鼓舞性,是增强师生文化自觉性,发挥文化建设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因此,校园文艺应紧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贴近教学科研、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实践创新,助力于营造青春向上、求是尚美的学风和严谨务实、科学创新的教风,切实发挥文化领航和传承进取的作用。

4 校园文艺是滋润心灵、培育人文素养的重要源泉

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校园文艺关乎知识分子精神和灵魂的塑造,关乎向善向美的人生修养和品格培育,是一项固本强基、“精神补钙”的永久工程。

优秀的校园文艺应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境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料,从辩证取用东西方美学价值中完善理论,从广大师生和社会实践中挖掘素材,从致敬经典、学习经典、传播经典、创新经典中开源拓流,发挥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共鸣之用,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无限能量遏制低俗、抵御颓废、防范萎靡之风,以源源不断的文化艺术养分培育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9.

[2] 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J].教育研究,2003.

[3] 朱幼文.论儒家美育思想的深层内涵[J].教育评论,1990.

[4] 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张玲霞.论清华大学早期的文艺社团及其刊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 董学文.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现实意义——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

[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作者简介:邹玮(1986—),江西宜春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党校办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方向: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艺术管理学。

猜你喜欢
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一种新型回转定位锁紧装置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基于S120的拧紧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说定位:如何挖到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