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育人艺术的探析

2015-05-30 18:59徐殿秀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途径辅导员

摘 要:当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等重任。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有无及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培养质量,影响着国家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本文以探析高校辅导员育人艺术的体现、缺乏的原因和提升为主线,通过阐述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育人艺术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艺术;途径

0 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力量,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辅导员在思想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学习上,要督促学生不断提升;生活中,要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如果掌握了育人艺术,充分思考、运用和发挥育人的艺术性,那么将会使辅导员的工作事半功倍,更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育人的目的,更好地完成高校管理的各项任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 高校辅导员育人缺乏艺术性的根本原因

1.1 辅导员自身角色定位不精准

所谓角色定位,是指与人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1]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辅导员这一职务产生开始,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辅导员将自身定位为学生的“高级保姆”,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努力帮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还有一些辅导员将自身定位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或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完成好学校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就可以。而没有认认真真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服务需求。虽然一定程度上,辅导员扮演着“高级保姆”、行政人员的角色,但是这样的定位并不精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当具有多样性。“高级保姆”角色失去了辅导员引领、引导的作用,行政人员的角色失去了辅导员应有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更没能发挥出辅导员育人的艺术性。

1.2 辅导员工作内容较为繁琐

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第一线工作者,其工作内容是繁琐的。一方面,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政治上的引领者、心灵上的疏导者,当学生迷茫时为其指明方向,当学生情绪有波动时及时给予疏导,要懂得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积极推进舍风、班风、学风的建设,督促学生学习,并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辅导员还肩负着安全和就业的重任。安全方面包括学生在学期间的交通安全、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用水用电安全等等。就业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以便促进其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一位辅导员对自己工作的描述是:“辅导员要24小时开机,什么时候有事情就什么时候到位。有的时候所带学生太多,实在是太费心了。”[2]上述只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辅导员工作的内容繁琐程度远不仅此。繁琐的工作已经让辅导员感到筋疲力尽,无暇思考如何将育人的艺术性予以发挥和运用。

1.3 外部环境的影响

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对工作的热情程度与努力程度等等,都受到一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影响。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发展,人们更多地崇尚“快餐文化”,重视短期效益。这使得部分辅导员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受到功利主义的侵袭,不重视自身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自己的努力是否能马上见效上。因求稳心切而忘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初衷,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变得追逐名利、形式主义,变得冷漠急躁、不敢担当。

2 高校辅导员育人艺术提升的途径

2.1 精准定位角色是前提

精准的角色定位是高校辅导员提升育人技术性的途径,它指明了方向。

(1)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引导者与研究者。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向;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世界和社会,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同时,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研究者,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和需要的服务手段及方式。辅导员的根本宗旨是“以生为本”,工作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工作。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生所需要的服务与帮助,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学生的需求,知其所想所需,才能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合理需求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向,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与服务者。辅导员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通过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学生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教育好学生,使其思想端正,政治立场明确,诚实守信。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学生的行为向社会规范认可的方向发展。管理好学生的日常事务。尤其是要严抓党团管理,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指导。[3]作为一名服务者,要通过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同时还是服务者,三种角色同时存在,融为一体。

2.2 提升学习意识并提高科研能力是关键

提升学习意识并提高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提升专业素质的关键,为提升专业素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辅导员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意识和科研能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实现与时俱进。面对一群莘莘学子,一个不学习或者不善于学习的辅导员,是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的。[4]

首先,辅导员应当提升学习意识,保持学习状态,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模范。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心理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包括专业知识方面的和心理问题方面的问题。

其次,辅导员应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既可以是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科研能力,也可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还可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研究能力。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实践,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高度,形成自己的风格。知识是相同的,自己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的掌握,也更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辅导员不应全身心地投入提高科研能力中,而应当与管理、教育、服务学生同时进行。

2.3 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是保障

(1)制定严格的辅导员选聘制度。严格的辅导员选聘制度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如果选聘的辅导员本身素质过低,品行较差,那么今后花费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很难实现辅导员专业素质的大幅提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入职标准给予了明确规定:“辅导员的选聘标准必须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严格、作风优良;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德才兼备、勇于奉献、安心教书育人、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5]有学者认为其规定较为抽象,还应当将候选人在毕业学校或工作单位的党性考察、工作绩效以及日常道德考核等档案行的资料综合,考核辅导员的入职资格。[6]本文认为上述入职考核事项均为必需的,但是还应当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进行考核。因为辅导员需要处理与学生有关的各项事务,包括突发事件。所以,良好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辅导员必备的。只有制定并遵守严格的辅导员选聘制度,才能吸纳到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加入辅导员的队伍当中,才能更有效地提升高校辅导员思考和践行育人的艺术性。

(2)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辅导员的培训在时间上应当有岗前培训和上岗后的日常培训。岗前培训应当对学员严格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应当主要针对辅导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培训。上岗后的日常培训,应当主要针对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并提出的典型性的实践性问题进行培训。岗前培训应当是一次性完成,而日常培训应当是定期的、不间断的开展。开展辅导员日常培训的方法和渠道应当是多样的。可以是请相关的领导、学者、专家等为辅导员召开讲座或培训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分析能力。也可以是请其他单位或部门的相关人员等与辅导员进行座谈,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交流经验,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与学习。还可以是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将相关的培训课程放到网站上,使得辅导员可以在有空的时候进行自我培训。并定期组织辅导员对网络培训内容进行交流。

(3)完善辅导员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规范、标准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体系,它必须以文字化和文件化的方式来体现其正规性、政策性和可信性。[7]好的激励制度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有助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从而帮助辅导员更具有艺术性地教学与育人。辅导员激励制度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要有多种形式的、稳定的具体激励措施和手段。辅导员激励制度中主要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要把尊重人、理解人等放在首要地位。激励制度的设置要重在实现人的价值,志在开发人的潜能,引导人自觉规范自身行为,鼓励人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公平、公正、公开。每一位辅导员都要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进来,要有公正的评判标准,要做到公开透明。三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激励机制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现实情况、环境等可变因素。辅导员激励制度中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应该多样化。激励措施和手段既要有物质激励,也要有精神激励。物质奖励是通过物质刺激的方式促进辅导员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我。主要表现为做得好、做得对,可以获得奖金或福利等;做得不好,甚至出现重大失误或过错,则要接受罚款等。精神激励是通过精神层面的刺激来促使辅导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包括颁发荣誉证书以及口头表扬等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书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40.

[2] 张威.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途径研究报告[R]. 2011-10-4.

[3] 任梦昱.高校辅导员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模式初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5):17.

[4] 丁泗.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塑造[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6):49.

[5] 吴云志,曲建武.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对策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08(1):31.

[6] 魏文刚.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9.

[7] 张欣.高校教师分类激励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79.

作者简介:徐殿秀(1976—),女,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辅导员,思政助教。

猜你喜欢
途径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