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第一例HIV感染在美国确诊,从此我们与这种病毒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些感染者能够活到七八十岁。而一旦疫苗研制成功,艾滋病就可能像以往许多可怕的传染病一样销声匿迹。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采取现有的方法对艾滋病进行科学预防。
艾滋病疫苗为何难产?
感染了HIV后,病毒会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摧毁患者的免疫系统,引发一连串的并发症,最后夺走患者的生命。对于这种会引起人免疫缺陷的病毒,我们却没有什么办法。先说预防,我们有甲肝疫苗、卡介苗来对付甲肝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有效预防了感染,降低了这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而同样作为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艾滋病却没有疫苗可以用于预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HIV变种很多,疫苗很难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HIV都一样,虽然大体可以分为HIV-1和HIV-2两种亚型,但同一种亚型的病毒还有很多不同的毒株,每位患者感染的HIV都可能不同。这样一来,实验室中对其中一些HIV变种有用的疫苗,到了临床应用上可能就会失效,因为患者感染的HIV不同于实验室中的。
除了变种多,HIV还长得比较奇怪,不容易被抗体识别。接种疫苗一般就是把非活性病毒或者减毒病毒注射到人体内,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后免疫系统就能够快速识别和杀死入侵的病毒。但由于HIV的表面并没有易被抗体识别的结构,所以艾滋病的疫苗也就很难让免疫系统产生作用。
腺相关病毒带来曙光
HIV变种又多,本身还难以被识别,两者相加,要制作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当然困难。不过,科学家们并没有知难而退,仍然孜孜不倦地研制着艾滋病疫苗。很多实验室都从腺相关病毒入手。腺相关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单链DNA缺陷型病毒,经过基因重组,很适合用作基因转移载体。所以,在很多基因治疗和疫苗研究中,都能够看到腺相关病毒的名字。
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先从艾滋病患者体内提取出抗体,接下来再将表达这些抗体的基因注入对人体无害的腺相关病毒中,最后将这种改造后的腺相关病毒注入到小鼠体内。6个月后,小鼠的血清中能检测到高浓度的抗体。通过腺相关病毒,我们即使不给小鼠注射HIV,它们也产生了中和HIV的抗体。
接下来,研究者在与人类更接近的恒河猴身上做实验。恒河猴能够感染一种与HIV非常相似的导致免疫缺陷的病毒,叫SIV病毒。研究人员先把能中和SIV抗体的表达基因注入腺相关病毒,再把腺相关病毒注摄到9只恒河猴体内,接着再给这9只猴子和另6只猴子注射SIV病毒。结果,注射过腺相关病毒的猴子中,有6只未被感染,而未注射腺相关病毒的猴子全部感染了SIV。这说明,利用腺相关病毒作为抗体基因的载体,的确能够让恒河猴获得对SIV的免疫力。
不过,实验也不算完全成功,毕竟有3只猴子没有获得免疫力,且原因不明。人类的HIV和恒河猴的SIV之间也有区别,疫苗注射后能够起到多长时间的保护作用也还不清楚。虽然研究结果受人瞩目,但离真正征服HIV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此之前,我们仍然无法靠疫苗来保护自身不受HIV感染。
堵死艾滋病传播渠道
很多人对艾滋病仍然存在误解,这可能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例如,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男性同性恋者才会患上的疾病,所以跟自己无关,实际上,艾滋病的传播渠道并非只有男同性恋者之间的性行为。到底如何才能够让自己和这种可怕的疾病绝缘呢?
血液传播 前不久,福建省有一名5岁的女童因为输血而患上了艾滋病,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人自危。献血前不是都会进行体检吗?检查一个人是否患有艾滋病,是检查他体内是否有抗体,因为感染了病毒才会产生抗体。但产生抗体需要时间。一个人从感染HIV,到产生抗体所需的时间被称作“窗口期”。如果感染了HIV后,恰好在窗口期献血了,那么带有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被输入到其他患者体内。这很罕见,但的确可能发生。
我国的无偿献血政策和输血越来越规范化,所以在我国,输血传播并非主要的传播方式。但为了更安全地输血,现在有医院提出“血液银行”的概念。就是一个人在健康的时候到医院将自己的血液储存起来,等到以后自己手术需要输血的时候再提出来用。由于血液的保存条件很苛刻,所以这种个人自体血保存费用颇高。
性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艾滋病新发现病例中,性传播感染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3.1%增加到了2013年的90.8%。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