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明上河图》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探索

2015-05-30 10:59仲芷萱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现状研究

摘 要: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伟大的画作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景象极其繁荣,但是其在学术思想构架中所具备的历史虚无主义学术思想也是史无前例的:繁荣背后是极尽的简约,浮华的背后是极尽的虚无,历史的存在总是相对的,繁荣与历史的虚无也是统一对照的。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历史虚无价值;现状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潮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价值认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历史思维方式又是整体思想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确保思想能力过程中的思维效率和理性操作,正像是《清明上河图》。轻轻打开此图,见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骆驼队,远远地从东北方向汴京城走来,五匹毛驴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从驮工熟练的驾驿着驮队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是行走多年的老马帮了。小桥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树蔸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与鸦雀筑窝方式和高度别无二致。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几只羊,羊圈旁边似乎是鸡鸭圈,圈里仿佛饲养了很大一群鸡鸭,好一幅恬静的乡村图景,让人不由惊叹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如此发达的农业和养殖业。这一切寓意的景象是如此的繁荣,但是繁荣背后引发的是社会学术思想的危机:历史的价值现代的艺术者们是否能够认清,对于确保我国社会思潮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人们正确的思想认识

1.1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革命道路发展

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念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探索,否定中国人民争取国家建设和民族独立和近代先烈为人民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严重畸形地宣传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选择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谓无革命理论,既是这种价值观念的集中思想表现,又是它赤裸裸的思想目的。在我国的思想界和历史界,人们在拼命渲染我国近百年来革命道路上的弊端和诟病,在反对所谓狂热主义、民族主义、深化推进保守封建的思想的名义下,否定我国革命,颂扬改良政治学说。在他们看来,革命对社会起到了破坏作用,没有任何实际的历史推动意义。他们把近代中国凡是追求通过革命进行社会制度变更的先驱,都斥为狂热激进的民族分子并加以否定,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称为保守稳健而给予充分正确的肯定。他们否定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认为农民的盲目无知会对社会制度和社会建设造成大规模的破坏。继而抬高西化模式下的社会制度思想的学习以改良为主要目的,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些学者则对近现代史上的运动做出这样的断语:“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清朝的确是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改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在这样的历史评价面前经过思想的一定定位分析,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所走过的革命历史,以及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获得的伟大成就历史,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从这个角度出发,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影响在于极力否定我国革命道路发展所经过的历史时期,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否定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这种错误、偏激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党的思想认识。

1.2 历史虚无主义的伪面目对学术思维的影响

在我国的思想学术和历史学术方面,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念认识以学术伪装的面目出现在学术思想认识方面,在否定历史、出卖革命的前提条件下,做学术伪装曲解历史和革命道路发展,设置一定的理论观念陷阱,有一定虚无思想弊端的人通过赤裸裸的谩骂来丑化和否定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所走的历史道路,相对地说,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较容易被人们识破和理解,看清其真实目的。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在学术的幌子下,贩卖他们认为可以曲解的事实。例如,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研究中,有的思想讨论者在极力否定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生造了一个所谓“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提法。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深刻的学术探讨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理论上的诱惑”。

2 关于加强人们艺术思维认识的方式

2.1 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价值目标

在社会主义思潮发展中,实事求是的思想目标是多元化思想价值步骤的集中表现。同时,思想价值目标立足于层次化、具体化是保证针对不同思维能力的人进行价值观念辨别的基本前提。思想目标的认识是整体思想过程的向性规划,对整体的思想认识有着引导功能,其具体的定位设计决定着全方位的思想能否顺利实施。以具体的社会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在“学术研究”的名义下,不尊重历史事实,片面引用史料,根据他们的政治诉求任意打扮历史、假设历史,胡乱改变对近现代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有的则以“客观”、“公正”的面貌出现,崇尚“坏人不坏”、“好人不好”的模式,要求按照人性论的原则治史,否则就是脸谱化、“扣帽子”;一些人還以“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名义糟蹋、歪曲历史。

2.2 树立清晰地历史思维认识

对于现代化的思想历史认识,在思想上主张要用科学的历史观,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以研究。事实表明,思想的认同不是同现代化相矛盾、相对立的,社会主义的标准化革命是现代化最重要、最强劲的推动力量;如果没有革命为现代化创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现代化就永无实现之日。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革命和现代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具体的思维认识中,第一,要把思想目标与思想规划工作进行统一,以便更好地对思维认识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深入了解社会思潮的运转状态及发展态势,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思想认识方案,进行实践性认识,从而提高对思想目的具体性认识,做出相应的思想规划安排。第二,在相应的思想认识下,用目标选择对思想认识进行优化,同时在保持其进度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深入社会实践。

3 结语

经典的艺术传世之作能够给予人们最正确的指引,《清明上河图》虽然是珍贵的历史文献,但是浮华背后隐藏的是社会思潮的变革,是对艺术的批驳性思考,能够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认识,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苏妍妍.《清明上河图》的理性文化精神[D].山西大学,2008.

[2] 宋姿莹.《清明上河图》研究:以宋、明、清三本比较为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 杜敏.历代《清明上河图》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仲芷萱(1991—),女,江苏泰州人,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

猜你喜欢
清明上河图现状研究
《清明上河图》是描写清明景象吗
《清明上河图》身世传奇:多次入宫曾遭劫被调包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记忆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
MOOC设计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①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