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史”趋向:《中国与大战》与中外关系史研究

2015-05-30 08:54郑月
艺术科技 2015年12期

摘 要:“国际史”是近年来在美国学界兴起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徐国琦教授的《中国与大战》就是运用“国际史”视角研究民初政治和北洋外交的优秀著作。以该书为例,分析和探究国际史研究方法强调的综合运用多国档案史料,“自下而上”进行研究,以及文化取向,如何实现对传统叙事结构和内容的重构,得出“国际史”是未来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 “国际史”;《中国与大战》;中外关系史

1 作为研究方法的“国际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发生了文化转向和国际史兴起这两大范式转变,日本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入江昭教授是其最早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之一。[1]入江昭教授是有着强烈现实关怀的历史学者,他于1990年首先提出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并非仅仅出于学术创新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解决世界动荡混乱的方法”,[2]极具现实意义。入江教授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就是以社会文化的国际主义视角来考察人们的战争和平观,“以便给人类提供解决面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

徐国琦教授是入江昭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他的《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一书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以国际史视角研究民初政治和北洋外交的重要成果。“国际史”是近年来在美国史学界兴起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其特点是跨学科、踏国别,兼容并包,融会贯通。[3]经过20余年的发展,作为研究方法的“国际史”已经日趋成熟和多样,并且囊括了愈来愈广阔的研究范畴。目前虽只为极少数史学大家所运用,但影响极大。

2 《中国与大战》的“国际史”视角

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指出,关于20世纪国际史的标准叙事是从一战的起源开始,然后是大战、凡尔赛体系、大危机与法西斯的崛起、二战、冷战、美苏缓和与冷战的结束。[4]以往,传统国际关系史研究都将国际事态、国家间关系放入以上几个大的时间框架里进行,从而限制了研究视野,并可能导致单线因果论、军事决定论、政治决定论等偏差。《中国与大战》跳出了这个传统框架,没有简单地将中国与日美英法等国家的国际关系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中考察,而是将落脚点放在研究中国与“一战”的互动关系,从多线角度综合权力、利益、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得出了“中国与一战的互动标志着中国人真正意义上寻求国际化及新的国家认同的开始。是一战让中国人大踏步走向世界,同时也把世界带到中国”[3]这个重要结论。本来,民初政治和北洋外交这个研究主题并不新颖,但用国际史方法、从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的层面考察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史学家未曾涉及过的研究领域。对中国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进程,找准定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积蓄内在的心理力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部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本书研究方法上的最大创新就在于“国际史”视角。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国际史”范式转变,与20世纪史学领域研究范式的微观化转变有些许异曲同工之妙。20世纪前期,法国年鉴学派最先自觉开启了对传统史学宏观理论范式和宏大叙事的解构和颠覆,将研究中心转向具体的和微观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各个领域;放弃了政治、社会宏观结构的着眼点,转向研究日常生活和文化因素。与之相似的,“国际史”研究高度强调非政治的、“文化”因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奥林匹克”、“威尔逊的新世界秩序”都曾作为国际史研究的主要角度用于阐述国际关系。在《中国与大战》中,“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可以理解成为近代中国为争取国际平等、国际地位而付出的努力,或者说是“国家复兴”。

在思想性方面,本书也可圈可点。入江昭教授曾说过,“无论是外交史还是国际关系史研究,只是把条约和国际会议罗列成年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分析潜藏在政策根底的意识及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它。因而治国际关系史,思想深度相当重要。”[5]通读全书不难发现,徐国琦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将论证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他在叙述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插入自己的精辟思考和经验总结,全文流畅不失思想深度。

面对传统观点认为的,一战适逢中国国内政治混乱的军阀时期,对外中国在国际体系里被边缘化,因此外交无所作为,参战只是被迫行为这一观点。[6]作者力证,当强国普遍依靠非外交的方式时,弱国会特别注重外交,因为这也许是改善和保护其国家利益的唯一手段。有时候辉煌的外交成就恰恰是因为国力软弱而非国家强大。[6]同时,针对同样“深入人心”的中国与一战并无直接关联这一观点,作者反驳道:一战期间中国的外交成就卓越非凡。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法原则,综合各种外交手段,打破了自身长久以来的孤立状态,捍卫了国家利益,提高了自身的国际地位。[6]虽然这些成绩都是有限的,但中国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并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会后成功签署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德新约。也就是说,完成新的国家认同和实现国际化这两个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中国与大战》不只是一本国际关系史研究著作,它还从许多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时代思想局限、社会动乱根源乃至外交近代化艰难历程的睿智思考。思想的光芒在书中的许多细节处熠熠生辉。但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突破了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以‘中国中心来探究中国国际化的轨迹”,“作者将中国与一次大战、中国参与近代国际体育活动、华工与一次大战等三大主题,通过多国档案的比较,并加入全球视野,从而将近代中国纳入全球史,既探索中国国际主义的兴起,也说明中国人寻找新国家认同的历史轨迹。”[7]这在过去国际关系史学界的研究中相当罕見,极具开创意义。

3 “国际史”:重构传统框架和内容

入江昭教授始终向自己的学生强调,“绝不能自以为对自己国家的事就比外国人知道得多。看自己国家的相对化很重要,要更加注意到别的国家的人怎样看待自己国家的历史”。[5]这大致就是对“国际史”研究强调的注重多国档案、多方史料综合运用这一特点重要性的解释。历史客观性与历史研究的主观性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在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如果本国历史研究者忽视了盲目性和自大性可能带来的危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做“国际史”研究所必要的占有多国档案资料,对历史研究者提出了较高要求。之所以“国际史”研究方法目前只能为极少数史学大家所运用,原因就在此处。首先,研究者要掌握多国语言。因为档案史料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文献价值”的营养流失,要杜绝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直接阅读外国史料,这就对研究者提出了语言要求。其次,研究者需要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有大量文献资料可供阅读,也要有方法有能力鉴别真伪,鉴别哪些对研究有用哪些无用。最后,研究者还需要有很强的学术能力,能驾驭大量错综复杂的史料,并合理地写进著作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传统外交史研究奉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认为知识分子和领导集团在文化领导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关注普通公众和社会力量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而“国际史”在研究方法上强调“自下而上”,关注普通公众、弱势群体以及人类共同追求等。徐国琦教授认为,一战爆发前夕,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政治报刊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公众舆论开始兴起,还出现一批外交政策群体。这一时期不(少不识字的普通公众开始关心政治和外交;同时几乎所有识字的中国人都成了外交政策群体的积极公众。少之又少的舆论(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领袖如梁启超、陈独秀等加入了“权力精英”行列。他们与政府官员一起为中国如何对欧战做出反应进行筹划,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时这一批先进中国人因对国事的关心,从而对国际事务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地位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密切关注,虽然他们的绝对人数并不是太多,但能量很大,颇有一个松散团体的迹象。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国际史”在重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的思路。

4 “国际史”趋向的启示意义

虽然国际史研究对学者的学术素养和个人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学者就不能涉足。做“国际史”必然要经历一段必要的训练过程。首先,应反复研读“国际史”研究的经典著作,逐章逐节推敲、仔细思考个中要义。再者,要十分重视培养专业素养和能力,能将大量可用资料合理地组织架构,青年学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学习和训练。最重要的,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要注重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把握好以上幾点,青年学者也一定能在“国际史”研究中取得成就。

“国际史”是未来中外关系史、国际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大势所趋。正如入江昭教授所言,以往狭隘的国家主义已经严重阻碍了学者和普通大众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因此,对外关系史研究必须去民族化,实现国际化,将外交史转(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变成国际史。[2]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限趋近历史事实本身,我们的研究才更有价值。一些长久以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观念,也会由于“国际史”的转向,被重新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对20世纪国际史的另一种解读[A].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2] 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44,13.

[3] 徐国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际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文史哲,2012(5):5-15

[4] 王立新.新视角下的20世纪国际史[J].世界知识,2009(6):64-65.

[5] 入江昭.我与历史有个约会:入江昭治史心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4,44.

[6]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4,177-185.

[7] 吴翎君.从徐国琦新著谈国际史的研究方法[J].新史学(台湾),第二十二卷,第四期.

作者简介:郑月(1991—),女,江苏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