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峰
摘要: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致使语文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围绕这一问题,作者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 语文教学 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简称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目前语文课堂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很少有人动脑思考,也引不起学生的共鸣。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深深感到教与学的脱节,那一卷卷厚重的史书,那一部部经典名著,那一册册诗歌总集,不知被多少中华儿女抚摸过,灵魂为之撼动过,生命因之腾飞过。也正是因为那一行行的汉文,使语文课本有了灵魂。到底是什么偷走了孩子对语文的爱?
(一)职业学校学好专业就行,语文不重要
大多数中职生属于中考落榜生,选择职业技校觉得是对自己的一次“大解放”,再也不用受文化课的困扰,于是把文化课的沉重包袱完全扔掉,立刻转变成“彻底放松”,把在职业技校求学不学文化课视为理所当然、无可厚非。导致语文失去了她原有的“基础性”与“工具性”的用途,久而久之,学生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能清清楚楚,儿童时背诵的诗歌不能张口就答,文化知识相当匮乏,形成恶性循环。
(二)学习急功近利
学生认为专业课操作性强,容易出成绩,有成就感。“人文素养”这种隐形的东西,用人单位短时间看不出来。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在乎结果,不理解《史记》中那一个个历史巨人的选择: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忍辱苟活他们觉得可笑;侯生“士为知己者死”他们理解不了;屈原怀揣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的理想跳入滚滚汨罗江更是像神话那样离他们如此遥远!人文主义的精神无法播种在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心里。而文化积淀、素质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文的濡养,否则学生只会“缘木求鱼”“欲速则不达”。
(三)教师无力改变现状,失去教学改革的热情
文化课老师上课要拿出专门时间整顿课堂,维持秩序,每次都苦口婆心,可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学生上课缺乏兴趣,甚至不听课,致使教师失去了改革课堂教学的动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首先从转变学生观念入手,根据职专学生现状,整合教材,灵活选择教法,突出语文课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转变学生观念
21世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才这一最宝贵的资源,提出要创造“人人可以成才,时时可以成才,处处可以成才”的环境。因此帮助刚入学的中职生尽快摆脱“高考是成才的唯一途径”的误区,认同新形势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从思想上得到根本转变,为学习扫清最大障碍。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一个个“大国工匠”成才的鲜活案例,告诉他们在工作中,语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根据专业特点灵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结合实际,大胆整合教材
本着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我将教材内容重新编排,结合专业特点,大胆取舍,适当补充,删减晦涩难懂又缺乏时代新意的文章,补充融趣味性、时代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两年,仅需要学习中职语文教材的一、二册,但第三册教材许多文章例子鲜活,如第三单元中王选的《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比尔·盖茨的《功课很重要》,拉索尔·贝克《成长》等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对学生就业、培养正确的职业观、把握人生成功的机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把这样的课文纳入到一、二册中,删掉了《报任安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拿来主义》等远离学生生活的内容。让他们在口语交际能力、应用文写作上多下功夫,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让学生学有所得。
2.灵活多样地选择教法,注重课堂的有效性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教法是不一样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幼师这一职业,我有意识地让她们自己设计课堂,当“老师”;物流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和客户打交道,我有意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会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采取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在动脑、动口、动手中还原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堂堂生动、有限、有效的语文课堂上不知不觉地锤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浓厚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中职生的课余时间相对宽裕,我采取分阶段、有目的的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大语文意识,扩大他们的视野,把语文从课堂搬到了课外。印发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小册子,人手一份,在正式上课前大声朗读,熟读成诵,增加文学底蕴;每周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外活动时间,举行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普通话大比武、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展示学生的才华。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心灵,提高思考、学习、交流、表达、合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确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促进就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敢学、能学、乐学,让中职语文成为成长求学路上不愿舍弃的一个的朋友,丰富生活,点亮人生,为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奠定牢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