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5-05-30 23:49任珊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数学教学兴趣

任珊妹

摘要:教育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贯彻实施,学生的兴趣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如何搞好创新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从教师的创新和学生的创新等方面来介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教育 兴趣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敏捷并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同时收获知识和能力,实现抽象向直观的转变。它不仅是教师们所应提倡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也是学生数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要进行初中生的创新,关键是兴趣

1.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开发他们的兴趣

教育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贯彻实施,学生的兴趣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动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若想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得引导其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允许他们犯错误,寻找错误的根源,然后改正错误。正确利用十多岁学生的好奇心,对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兴趣来源于思考,思考则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发出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因兴趣而学、因兴趣而思考,因好奇心而提出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去创新,这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快速提高,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注重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时所特有的。这种思维活动能揭露出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在的联系,而且还可以产生新颖的想法、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利用解题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后,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法。这有助于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以及特有的知识结构。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大胆猜想、独立思考、乐于提问、敢于争辩、解放思路、发挥想象、寻求多种解决方法,敏捷、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正是发展创新思维方式的要求。

二、教师的创新,前提是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教学现象好奇,不断追求新的知识,独立思考,并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再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初中教师首先要对创新有正确的认识,创新教育不是脱离教材的活动,也不是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创新是合情合理的新发现、打破陈规的新视角和新颖独特的新观念。所谓教师的创新,是要形成创新性教学的原则,不走以往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路线,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从教学思路到教育方式上突破进取、全面优化。

1.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生认为新知识具有神秘感,对要学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用正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利用这种求知欲引导他们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着他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多与学生沟通,创设出和谐、轻松、愉悦、平等、互相信任的心理环境,以便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有效激起十多岁孩子的兴趣,调动他们进行积极思考,唤起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探索、实践”中来,从而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

2.鼓励质疑问难,激励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他在教授新课时,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将不懂的部分整理出来。这是为了让学生对新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有利于其接受新知识。新课开始前,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抓住学生对于新课的思维难点和不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这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利的。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然后同学间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将学生的疑点总结起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把问题看得更加全面透彻,然后总结出对这类知识的正确理解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进步。

三、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讓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老师在授课时,严格按照以上要求,用心备课,让课堂45分钟得到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普旭辉.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考试周刊,2014(06):26-27

[2]陈中琴.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考试周刊,2012,(04):67-68.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数学教学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