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时期的心理分析

2015-05-30 17:14周芳妃
新校园·上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顶岗实习高职学生

周芳妃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一种“2+1”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时间在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用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学生通过参加顶岗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提前体会社会角色,为今后正式参加工作做好铺垫。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受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人员数量的限制,使得校外顶岗实习期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真空地带”。文章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从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思想动态入手展开分析,总结了顶岗实习学生的常见心理,对如何进行前期防御、全过程陪伴和跟踪回访阐述了看法,并提倡建立院校与企业双导师、双考核交叉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分析

顶岗实习作为理实一体人才培养的有效培养途径与重要形式,已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推行。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也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实现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然而,基于院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因素,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完成情况和企业的评价,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动态。因此,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一些常见心理状态,并进行合理引导和干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下面,以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例,分析其参加顶岗实习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心理状态分析

1.畏难心理

目前大三的学生基本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过来基本上都是生活有父母、学习有老师,习惯了被照顾、被呵护。而一旦让他们参加顶岗实习,真正进入企业去工作,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害怕和不安。

2.依赖心理

笔者曾经对大一新生在刚入校的时候就进行过一项调研——毕业以后的工作意向。在年级95位学生中,23位学生表示希望能留在杭州选择IT类相关岗位的工作,19位学生表示希望进行专升本考试接受再教育,7位学生回答还没想过这个问题,而剩余的46位学生回答要回老家工作,占总人数的48.4%。问其理由,主要集中在父母会帮忙找工作、习惯了老家生活等。

3.自卑心理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同样的工作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聘。高职院校的学生,论学科和专业知识要与本科生进行竞争,论技能和操作要和中职生进行竞争。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职业定位,却又担心自己比不过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往往会给自己贴上“我是高职生”的标签,特别是在顶岗实习初期,刚刚进入企业工作不适应,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更容易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自卑心理,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不能坚持完成顶岗实习的任务,导致中途退出、换岗换实习单位等,直接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困难。

4.涣散心理

很多学生选择的定岗实习单位并不是自己最后要落实工作的就业单位。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混日子等下班”至实习结束。而针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作息时间截然不同、劳动强度等因素,个别学生无法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无法满足实习要求。他们会违反纪律,无视企业的各项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天天找各种借口,如工作强度太大、工资待遇太低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甚至选择擅自离岗。

5.从简心理

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去参加实习工作,而对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并不做过多的了解,也不注重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倾向于选择一些离学校近、上班方便、工作简单的实习。因此,下沙高教园区的企业相对来说就比较受追捧。很多学生考虑到自己住校上班近,不用早起、不用车途奔波而执意要在下沙找实习。虽然下沙有较多的IT类中小企业,如新加坡科技园、高新孵化园、电子商务创业园等,但是学生并没有把专业、兴趣放首选,而盲目地以地点定实习单位,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

二、应对措施

大部分学生都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再加上责任心不强,自制力比较差等,部分学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顶岗实习工作。通过上述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心理状态分析来看,做好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辅导,可以及时调整学生心态,使之从容、冷静地面现实,敢于挑战自我,坦然面对其中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提供帮助。

1.实习前的心理预防机制

(1)提前打好预防针。每年在顶岗实习开始之前,都会对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动员大会。我们注重宣讲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与纪律性,但是并没有告诉学生在实习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又该如何解决。因此,在动员大会中也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提供一些案例作为正面和反面教材。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校学生简单单纯,这是事实。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学生可以不具备正常交往、投入社会的交际沟通能力。因此,要鼓励学生从与同学、校友、老师等相处和各种活动中提升沟通能力。

(3)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建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认知,选择一个实习岗位,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实际经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顶岗期间的全过程陪伴

(1)心理活动中心的陪伴。考虑到时间、地域、师资、资源等因素,我院的心理健康指导更注重的是在校大学生,而针对在校外企业实习的学生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和活动都比较少。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建立在线心理指导平台等方式,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2)导师的陪伴。各专业会将顶岗实习学生分配给各个指导教师,但是每个指导教师往往负责十几个学生,而且经常是学生不在同一家单位。教师在校教学工作的同时,定期走访企业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往往不理想。因此,教师更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思想动态,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实习工作。

3.跟踪回访

在学生顶岗实习完成之后,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收获,关注其实习工作经历的困难和挑战,帮助学生在实习结束之际更好地总结。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顶岗实习指导作为一项单纯的任务来看,而要将其视为帮助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机会。学校和教师的跟踪回访,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实习之后总结实习成果,更好地为就业奠定基础。

4.建立双导师、双考核交叉的评价体系

计算机专业目前的定岗实习工作,都给每个学生分配了两位指导教师,分别是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但是,在考核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注重其纪律、态度等,企业指导教师注重其工作效率和产能等,各有各的考核标准且互相不受影响。因此,提倡以双考核渗透交叉的方式,更好地督促、鼓励学生全面进步。如企业教师的评价作为实习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内教师的评价也在学生的工作考核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综上所述,加强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帮助,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高职生要及时纠正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更好、更有效地完成顶岗实习程。而对于院校来说,要注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更好地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毕业生。

參考文献:

[1]丁新胜.大学生心理资本生成模式研究[J].南都学坛,2012(2).

[2]胡庄方.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0).

[3]李晓鹏,李娟娟.提升心理资本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2).

[4]王知敬,黄淇.基于乔哈里资讯窗理论的大学生顶岗实习心理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5(19).

[5]冯戈.在顶岗实习学生中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9).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顶岗实习高职学生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