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瀚思 孙玉珩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方面技能应用型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标准有距离,缺乏社会适应性。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等重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1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的内涵,2006年职教16号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课程,高职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最好产品就是课程,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课程这一产品必须具备“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内容适用性这三个特征”。即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就业需求,主要技能的获得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延展性要能满足教育对象以后工作中对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需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培养能直接成为生产第一线从事专门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在社会经济对高等专门人才需求类型和层次上找准位置,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中构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问题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目前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形成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有些学校的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形成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具有本科压缩性的课程体系的特点,不能支撑就业技能的发展需要;有些学校狭义理解职业教育的涵义和定位,过分强调职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培训型课程体系,造成学生择业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知识结构基础薄弱,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重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实用课程,构建校本、地方、国家三级课程体系,抓好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在课程建设中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新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实践教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因经费不足等方面原因,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滞后,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的模式也有待改革,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太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实用性不强。要探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尽可能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能力的工艺型、设计型的综合实验项目,从实验设计、材料选用、操作和测试到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均有学生独立完成。有条件的院校要按专业分类组建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建设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同时,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建设或签订协议,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
五、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发展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们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科技研究的主力军。系部既是学校的教学组织,又是学校科研的分支机构。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是提高教师科技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基础是科研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训,学校必须具有深厚的科研氛围和一定的科研活动。高等职业院校的科技研究,主要是结合资源和技术的特点,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研究,及时解决经济建设和生产中存在的大量技术难题。开发那些科技含量高、相关性强的新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学校自身发展中,高等职业院校比普通高校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学校的发展还需要企业参与办学,学校能否与企业联合办学,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学校的科研水平,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难以进行高层次的合作,就没有学校的社会地位。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整个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应职业岗位的从业要求也越来越高端,实施设计决策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正是高职院校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由于知识经济对全民素质的要求提高,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相当繁重。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未来的工作岗位大部分是在一线生产中,既要从事现有产品的生产,又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还要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只具有动手能力,没有科技研究水平,是适应不了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周建松.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3.7.
[2]李定清.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3]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