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珊
摘要:以美术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弥补教材的局限,与教材相结合,活跃了课堂融合新的艺术教育意识,体现了课标精神,达到形成与民间美术对话的新思考,同时促进教师进一步探索民间美术,把握适当的、有效、有用的资源开发,促进保留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艺术成就之常青。
关键词:民间美术 资源开发 立体构建 三维呈现 融合教材 阶段实施 弘扬文化
福州民间美术资源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是为民间美术资源架起通往课堂的桥梁,是衔接认识民间文化的实践活动,使资源有切实的土壤。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资源和文化特色,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老师和学生的需要。”教材多元性是融合不同的地方文化。就福州当地而言,福州民间美术内容较多,如何选择适合的,在教学中可开发的资源需要根据本地区的各方面条件进行研究而加以利用。
一、开发——以立体建构进行课堂的空间设计
本次研究有了理论依据和方法的指导,通过筛选当地美术资源,从教学的可操作性、民间工艺及其过程等方面,寻找平台,在具体实物上了解其构造、材料、色彩、图案、应用等方面展开研究思路和方案,结合教材确定内容和目标进课堂的开发,全面立体考虑资源的审美价值:
(1)资源课程价值的思考:
文化内涵——传承地域文化(当地特色美术文化资源)
艺术价值——独特审美魅力(材料、色彩、图案)
认识材料——设计选择应用(可展示,以获取,可保留)
(2)结合教学开发资源考虑方面:
避免误区:越大越好,越多越好,越偏越好;
避免问题:盲目、不切实际,要求寻找适合的目标开展设计;
(3)实施内容:容易拾取的身边熟悉资源,掌握开发的可能;
(4)学习走向:任务明确,结合生活、融合教材,多维度应用。
二、立体设计思路明确目标
1.美术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发挥想象力、判断力。新课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是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所以在如下几方面進行思考:
传承地域文化——身边特色资源
独特审美魅力——材料、色彩、图案
设计选择材料——可展示,易获取,可保留
2.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以高度、宽度、深度的三维度立体空间关系观察、探究、学习、应用等环节为主线,在不断的肯定、怀疑、否定、再肯定循环中完善,在课程标准都要求的三个领域欣赏与评述,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全面构筑福州地域文化立体空间的美为目标。
三、应用——资源进课堂的阶段设计、收获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挖掘资源,寻找定位
本课题选择的资源,以能遮风挡雨的福州民间的“福州三宝”之一的古朴怀旧,精致唯美的“油纸伞”为突破口。一把“油纸伞”集合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文人墨客之书画和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起是一种思念,挂在墙上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因此,以伞文化为平台,从民间资源的具体实物上了解其构造、材料、色彩、图案等方面美的元素;并根据我区各校学习条件差异开展课程前期调查问卷(有中学,中心校,完小和偏远的新成立的中心校)等活动,了解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总体看法,寻求设计课题的创新思路。以下图表显示第一阶段的开展概况。
第二阶段,计划实施,各具特色,传承弘扬
通过整合资源、教材、目标、各校实际情况、接受程度等方面考虑,不断研究课题内容,大胆创新,各有特色;同时对选材、色彩、图案,可展示,可保留等方面做了仔细大量的研究,把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紧密联系,立体建构呈现地域资源特色之美。
四、结语
“艺术具有教化价值,通过艺术来促进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形成一种伦理态度”,福州地方美术文化资源是个大宝库,我们看到了民间文化自身潜在的价值和生命力。特别是当下,青少年对本土文化冷漠无知,美术课堂具有利用美的符号的资源优势,形成以美育人,进而以德育人。只有多方面搭建适应时代多元化发展的教学平台,才能为福州民间文化资源在课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鉴于此,其一,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和探究能力;其二,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校外民间文化机构的联系获得支持;其三,在校园形成探究民间文化的氛围,创设民间园等等。如此反哺才能对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提供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从而获得课题研究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