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切入视角设计艺术

2015-05-30 10:01张晓静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切入点文本阅读教学

张晓静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然而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文学形象的多元化、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教师对于教学的定位很难把握好。再加上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能力弱,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对文本解读的兴趣,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降低,同时也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这就成了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要选择好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这也是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关键环节。

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概述

切入点概念的界定

阅读教学切入点

教学切入点,就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话题和方式来开展对话,把什么地方作为对话的开始,這就是所谓的教学切入点。对于切入点,很多教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罗先保在《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中指出:“切入点,亦称‘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1戴秋飚的《有效切入,让课堂更灵动》中说到:“什么是切入点?王崧舟说是‘语言的秘妙;支玉恒说是‘最触动自己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2而我对切入点的理解是:所谓切入点,即一篇课文之中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语、句子、段落、一幅插图等,它能给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构建一个对话的平台。

切入点与导入语

切入点和导入语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切入点有时也具有导入的功能,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兴趣。不同之处在于导入语是“引”,是置于课堂开始之时,前后两次课堂教学之间的一种过渡,有多种功能:营造情境、激发兴趣、温故知新等。而切入点却重在“入”,以某切入点为核心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教学文本、找到能领悟文章主旨的最佳角度。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整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导语的同时,也要注重切入点选择,充分发挥出教学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多脑筋,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总之,导入语和切入点都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

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切入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理,一篇课文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切入方法可选择。切入点也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有新颖的、有实的、有虚的,总之不管采用哪一种,在选用切入点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到它的落脚点,必须要切中肯綮。当前,我国对于切入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常用的切入方法:

从课文题目切入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就犹如窗户,处于文章中最醒目的位置,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或明确写作的对象,或点明写作的文体,或建构全文的纽带,或是统摄全文的灵魂等。从题眼切入,学生可以通过它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可以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中心思想,以题眼为主线来展开语文优美语言的熏陶和能力的训练。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增减文题字数的方法引出话题,也可以就文题的题眼进行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劝学》一课,根据题目,就可引导学生猜想质疑:为什么“劝”?怎样学?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思考,依次解决好。这样,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欲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水到渠成。

从关键词句切入

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喜欢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关键词句不仅可以得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也可以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如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以人为线索、以物为线索等等。一些比较复杂的文章有多条线索交叉形成,教师就要围绕这些关键词句逐步展开组织教学,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线索、驾驭文本。从关键词句切入,有利于对学生语言表达、结构理解、信息筛选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第一自然段结尾句“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喜什么?悲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个关键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喜和悲。

从情境切入

从情境切入的方法,是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中某一处特定的情境进行再现作为阅读切入点,使学生很快地融入文本情境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情境的选择有多种,可以是写作的背景及社会环境,也可以是文本中主要内容的某一个方面。在使用此方法切入文本时,教师不能只注重营造氛围,而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心灵受到震撼。

如《小珊迪》一文中,体会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借助电教媒体绘制两幅投影片,向学生展示两个具体的画面。第一画面是“珊迪在街头乞求‘我买火柴”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小珊迪破烂的衣服及焦虑的神态,体会小珊迪乞求‘我买火柴的那种迫切的心情。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珊迪与‘我的对话。通过观察和朗读,让学生知道珊迪是一个饱受饥寒的小男孩,使学生对珊迪产生同情之心。第二个画面是“小珊迪被撞后躺在床上”的情景。这样图文相结合,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虽然小珊迪家贫寒,但不属于他的钱他一分都不要,临死之前还牵挂着他弟弟没有人照顾,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诚实、善良!

2阅读教学切入点选用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切入点选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切入的方法单一,无创新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破解之法,同一篇文章往往也有多种突破方法。教师要善于发掘与创新,而不是直接利用前人的方法,而且不一定每篇课文要循规蹈矩、一成不变地从文章开始到结尾,尽量选择最能切中要肯的地方。如《孔乙己》一文中,可以从引导学生分析各类人物对孔乙己的“笑”,让学生从这些冷漠的嘲笑中深深地领悟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环境,这是一种切入法。另外仔细品味,会发现孔乙己的一生始终与“半”字有关。(“半懂不懂”“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打了大半夜”等)可以以“半”字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人物灵魂,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效果极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还有的直接从孔乙己的穿着打扮切入。不同的课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避免枯燥无味。

切入点的难易不适当,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必须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创设文本切入点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口味、难易适度的点。太容易的学生不感兴趣,太难的学生不想思考,这两种都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余秋雨的《乡愁》,大部分的学生都不了解作者经历,直接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其思想感情,这样的切入点对学生自主探究有一定的难度。

切入点的角度有偏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切入点”关键在于“找准”,准确与否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能成功。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透彻地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如《爬山虎的脚》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方法。有的教师直接从课后习题切入,与学生的生活脱离实际,学生只能从课本上找出爬山虎的特点,回答问题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就布置学生对爬山虎进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以便对爬山虎有进一步的了解。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情况,然后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脚,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比较自己与作者观察不异同。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也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进而达到了教学目标。

影响阅读教学切入点的因素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3那么教学中影响切入点的因素就是这些教与学过程中的主要要素。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客观因素,有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一是主观因素,教师的素养及学生的特点。

客观因素

教材内容具有丰富性

教材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选文的题材和体裁上。选文的题材随着语文改革的进行不断丰富多样, 有革命题材,文艺、科技等题材,也被选入课本供学生学习。体裁方面也是如此,如现代诗词、文艺随笔等体裁也在教材中占有一部分。这些内容都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斟酌,并且每篇文章都有着它独特的内涵。不同的年龄阶段,培养的目标不一样,那么所选用的教材也就不一样,但个教材之间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教材内容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解读文本,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切入点。

教学环境具有多变性

教学切入点的效果还受教学环境的影响。若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杂乱无章、喧闹嘈杂,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周边事物,思维受到制约,降低对教师所提出的切入问题的思考力。同时,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形成一种学习场。除此之外,师生之间还要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教师给与学生积极的评价。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共同协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智能操作活动。

主观因素

教师素养具有差异性

教师作为专职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学校的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效能,而教师的工作效能的根本制约因素是教师的自身素养。它包括学习能力、理论涵养、课堂实践等,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素养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如教师在进行专业素养的培养时,由于所受的环境、教育方式、自身特点的制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各有差异,进而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再者,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也会影响其教学能力,对于教学技巧就不能很好的驾驭。所以,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着教学切入点的选定,不同的教师对于同一篇课文有不同的切入法。

学生特点具有多样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者的作用,那么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状况须给予关注。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的。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同样也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对于切入点选择的难易程度要适当。

【参考文献】:

[1]马友文.名师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

[2]周晓春.阅读教学最佳切入点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09

[3]黄忠荣.课题—语文教学的切入点[J].教育科研,2009.12

[4]戴秋飚 .有效切入,让课堂更灵动[J].江苏教育研究,2010.02

[5]左士娟 .如何选好语文教学的切入点[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02

[6]付煜 .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研究:理论的探索与论证[D].华中师范大学,2004.05

[7]李德辉 .语文阅读教学突破口的选择[J].湖南教育,2008.11

[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言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罗先保.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J]. 青海教育,1994,(12)

戴秋飚 .有效切入,让课堂更灵动[J].江苏教育研究,2010,(02)

黄超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03

猜你喜欢
切入点文本阅读教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