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业界和媒体对票房的胃口越来越高了。据说《港囧》和陆川版《鬼吹灯》期待值都已定在20亿元。这个期待值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莫非是受《速度与激情7》内地总票房的刺激?有可能。
期待一部电影打破某个票房纪录,素来是电影界不朽的愿景。纪录本来就是为了让人打破而存在的。既然如此,干嘛不让更多的人从中得到一些激励和乐趣呢,哪怕是暂时的。只要期待的人,能分清愿景与现实的区别。
不管《港囧》和陆川版《鬼吹灯》最终能不能实现20亿的愿景,如果按照近十年内地银幕数增长的趋势,20亿的最高票房纪录是迟早会被打破的。但打破纪录的影片,是不是属于在制片方对票房深思熟虑的设计下制作成功的,这很难说。就像当年《泰囧》和《让子弹飞》创造票房纪录的时候,估计导演和制片方自己都难整理出一套市场制胜秘笈。冯小刚以为自己有,于是才会产生在其不同作品票房差异前的失重感。
成功的电影,都会不约而同在一些方面体现出某种品质上的共性。可另一些同样具备共性的电影,未必就会获得观众同等的青睐。这里面当然有档期和推广手段的原因,也有影片自身的“命数”。但可惜,投资者们永远视而不见,一个接一个,跳进自己用愿景织就的罗网。而这一切,都是从刻意忽略自己的短处开始的。
票房是中国电影的GDP,电影人每天处心积虑营造的项目,则很像是房地产楼盘,好些还迹近于烂尾楼,顾客连个样板间都懒得进来看。制造烂尾楼式电影的高人们心下不服,每每对着媒体拿“本土”和“爱国”声讨被自己吓跑的观众。有人问:“大家为什么会跑?”
因为今天的大多数国产电影,不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主题(我们先别管那些主题是对还是错)。
当国产电影追求“讲故事”的时候,我们经常在影院里发现,自己正在看一些假故事、“硅胶”故事,不符合生活逻辑、也未必能达到想象力的平均指数。当国产电影追求影像语言风格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是电影技法还是对电影的理解,我们的电影人似乎都不像是生活在当代。“第五代”们像生活在彩色默片时代,偶尔与黑泽明电影有一点杂交;“第六代”则像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
这样的影片制作,最终会把我们的审美和智力领到哪里去呢?暂时还找不出一个有效的目的地。而为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去向(很可能是一个令人丧失审美和智力的去向),指望观众付出20亿甚至更高的学费,这似乎是一个太有想象力的期待了。如果说当年《泰囧》的纪录,一部分是由于当年华语片普遍缺乏诚意,所引发的观众报复性消费所致,未来这个方程式,还会对“票房”这道试题的解答产生作用吗?可能会,但前提是,华语电影出现更多的年度差片。
作为数字的“XX亿”,不应该构成电影人梦境的唯一去处。广大电影工作者,也不应该为了这唯一的目的,过早地毁掉为观众和自己造梦的能力。观众有欣赏各类梦想的权利。而且需要在欣赏这些梦想时,暂时忘掉媒体和电影人这些年一直鼓噪的“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