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核心的电工技能训练新体系构建

2015-05-30 17:56代昀
中国市场 2015年15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电气控制

代昀

[摘 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生源质量、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气控制;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5.126

近年来,在教学与实践的改革中,在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中,在对企业实际生产运作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机电产品的研制及生产加工中,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企业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给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在新形势下,进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为此我校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行业实践和教学改革,对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传统的教材内容滞后,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多验证性实验,少技能训练项目,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电工技术中的许多知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习效果较差。

《电力拖动技术基础》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原来是抚顺市技师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课程,常由不同的老师来完成教学。两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理论课讲授的内容较多、程度较深,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而技能课又缺乏理论的支撑,内容稍显脱节;教学方法手段陈旧,难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学科本位就必须让位于能力本位,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此理念下,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

1 整合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

针对当前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电工电子技术向自动化,综合化及日常生活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对我们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原来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职教改革的重头戏。根据中职教育特点,对电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将《电力拖动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基础实训》、《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整合为《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教学,开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

改革从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能力入手,變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打破学科体系,模糊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相互融合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1 制定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标准

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把握好基础知识和新知识的衔接,突出电子技术的实用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强电路组装、应用等有助于提高实践技能的实训,充分考虑中职学校的教学实际,避免繁杂的教学推导和理论分析,以项目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1.2 教学的整个过程围绕具体的项目展开,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每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了如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实际操作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将上课地点由教室改到实训室,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整体采用项目教学法。该课程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课程教学设计以“项目实例为中心”展开,将项目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全程之中。在实施“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按以下步骤循序进行—— “项目分析→方案设计→指导答疑→项目实施→验收点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应用原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的目的。

该课程是“技术应用型”课程,课程教学设计以“项目实例为中心”展开,将项目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全程之中。在实施“项目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按以下步骤循序进行:

“项目准备→串讲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案例实训→实践考核”。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是“技术应用型”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个创新。本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立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师生互动因素,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2 编制适合学校特点的技能训练指导书,编写电子教案

从各项目知识关联性及能力培养目标来看,实际教学存在着两大主线:知识与能力。既要按照知识接收的顺序,又要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个项目的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增强职业岗位的适应性,课题组编制了适合学校特点的技能训练指导书和电子教案,克服了因教师个人因素的差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避免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同,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3 改革评价体系

改革评价体系,将每一个项目实施的情况纳入统一的考评体系,改变原来单一的试卷考试的做法,注重过程化管理。采用项目教学更好地管理与约束学生,我们运用了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通过课堂的表现、实训情况、操作技能的表现,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程序的编写等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性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减轻了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的负担。

4 教学效果

4.1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讲授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老师讲,学生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遇到问题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从一种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4.2 解决了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教科书的更新程度有限,而电子技术的更新却飞快。书本的知识总是滞后于社会。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走出学校,走入企业去学习,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后,再回到学校进行授课,从而解决了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4.3 把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讲授搬到富有趣味的专业实习中

一体化教学,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表演,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也不再是单一地坐在那里听。他们在课堂中得做到“脑动、手动、眼动、嘴动、心也在动”。用脑分析,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嘴来提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充实的课堂,能不让学生心动吗?

4.4 培養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每一个项目实现一个功能,而这个功能的实现都是同学们自己亲自动手来做的,或独立完成,或是寻求帮助下完成,最后的成功都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心,更会给他们以后的就业带来各种好处。

5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已经习惯于课程的系统化,要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有机融合,有待进一步的协调,编写出显示我校特点的校本教材。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较快,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补充与更新。

(2)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充分的设计,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把握到位,做到有效的调控。使得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

(3)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的投入以及深入到企业见习和实习。我校已成功地与生产企业合作,学生能有机会走入企业生产实践,但对于电类专业来讲,校内实训仍占了很大的比重,能有充足的工位最为紧迫。

综上所述,辽宁省抚顺市技师学院《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增强了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电气控制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对基于PLC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应用分析
中职PLC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工作岗位培养学生问病卖药能力的探析
基于项目教学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及对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