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晖
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教思想一脉相承,诗歌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輩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华经典古诗文,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笔者想起曾看过的文章片段:“何为‘文化?文化,就是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修养,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以约束自我为前提的自由和站在他人的角度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的原因
“少年若天成。”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可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样,新课标要求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江西省南昌县教研室出版的《书香童年》读本集中为县域小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阶梯式地储备知识,积累学识,拓展视野。这些都足以证明,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让这些站在新时代三尺讲台,并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其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前行前进,迸发力量。
鉴于这些,笔者在班级中尝试着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的推广,旨在通过耳濡目染,直面经典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融合在经典古诗文间的中华民族的大智慧、正风骨、宽胸怀,以及严明的道德准则和向上的人生信念,润物细无声般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享受“与书为友,与经典为伴”的吟诵乐趣中,真正提高人文修养,积淀人文功底,为孩子们营造人文的童年,经典的童年,诗意的童年。
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的方法
这两年来,笔者通过尝试并有效地开展诵读经典古诗文活动,在此与大家分享拙见。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阶段(6-12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而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活动初期调查问卷中,教师发现孩子们脑中记得最深、口中背的最多的是电视广告,唱得最广的是肤浅庸俗的流行歌曲。倘若我们用经典的古诗文取而代之,这将成为孩子们学习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笔者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适时地推广古诗文,增加学习的趣味,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当然对语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人文性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人格的养成,奠基就在童年。趁早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接触最具道德、文化价值的古诗文,定能渐启智慧,养其品德。同理,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首先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所以,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文明礼仪的教育无不渗透着经典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出浓郁的芬芳,四溢的书香气息,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恒久性 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此外,新课标也要求,阅读必须是为提升学生精神生活的活动,为养成学生终身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和终身持续发展的奠基。基于这两点,南昌县教研室为全县语文教师配备的《书香童年》读本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需求“授渔”,渗透古诗文的教学,陶冶诗意情操,满足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鉴赏美、追求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均衡学习,培养良好习惯,享受学习快乐,全面自由发展。
结束语
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研的道路上,开展诵读古诗文、推广古诗文,是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是符合人文的精神内涵的,更是顺应时代的前进步伐。古人云:“为人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因此,对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铺垫桥梁,用心吟诵古诗文,浸润经典,传承经典,可积累丰厚底蕴,可造就文化人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振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