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军辉 周勇 高潮
摘 要:农业推广工作要在农村顺利开展获得良好效果,必然离不开好的“落地”的手段,也就是目前众说纷纭的“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该文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农村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的如何设立及建设标准、如何运转及运转经费的保障途径、如何在农村工作中发挥哪些功用。目的就是为解决各项涉农工作能够在农村顺利开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 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099-01
中国的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地广人稀,并且由于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在家留守从事涉农生产的,主要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接受新技能较差的群体。各项公共服务(物流、信息技术等)的普及,均比不城市。但是农村又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民以食为天,国无粮不稳。当前农村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巨头争相开进的蓝海,成为政府涉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找到合适的开展工作的办法,各家都在努力探索,各种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提法、方案与实践层出不穷。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商家还是政府部门,要在农村很好地铺开摊子,必须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工作手段,在基层农村广泛设立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依托他们协助开展工作,这是重中之重。
1 在农村采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重要性
(1)是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经验的载体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全球以纸质等形式记载的模拟数据信息量大约占总量的75%,以数字数据形式存在的信息量只占25%;2013年预计以数字数据形式存在的信息量大幅增加,占比可达98%,而纸质等载体记载的模拟数据信息总量却没有太大的增加[1]。在各大中小城市,网络和电脑及其他各种信息终端产品(平板、笔记本、智能手机等)已经极为普及。单位办公自动化、网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投影仪代替了黑板……可以说,通过电脑、网络等来获取知识、经验和信息,进行社会交往、购物买卖,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主渠道。它们就像电和自来水一样,成为人的必需品,给城市人带来了极大的益处。而在广大农村,由于种种原因,除了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商铺,农村的很少一部分家庭外,基本上都是互联网络、现代化IT产品的覆盖空白区。
(2)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高涉农部门涉农工作效率的需要农村的涉农生产,主要是种植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对于广大农民群众,主要从事前两者。他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一般就是邻居看邻居,大家咋弄我咋弄,好一点的就是靠买一两本相关的书籍认真“钻研”,然后依葫芦画瓢栽菜种瓜,养猪养羊。遇到病害虫害等问题自己拿不准解决不了时,一般就是到农资农药商店咨询后再买些药剂拿回家使用,或者向公办的农业技术机构进行咨询。农资商店的店主大多非农业科班出身,涉农知识碎片化,技术服务能力有限,并且技术服务是以促销产品为目的。有实力公办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基本都在县城,时空距离给咨询交流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造成为农服务行动难以落到实处,最后口号化、空洞化。现代化信息技术如远程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就能有效地突破时空距离,在第一时间,就能使专家看见现场,听见现场,必要时还可以来个三堂或四堂会审,不误农事,迅速解决问题。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减少了中间环节,便于农产品的卖出,便于群众选购各类农业生产资料。
2 在农村采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作的可行性
能否把涉农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使它逐渐成为主流高效的工作方式,主要取决于农村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农村了解互联网、会使用互联网及相关设备的人数多寡。从农村现状来看,互联网基础设施已经普及,用户端下载网速在4~8M不等,向运营商付费即可接入。农村虽然青壮劳力大多出外打工,但仍有少数留在家乡,学历主要是初中或高中;大学生村官制度执行了好些年,好多村都有大学生村官;农村社区及附近的各类涉农协会的主要成员、各类商铺的店主或其雇工。这几类人员,都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平台等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就是农村涉农工作信息化的重要依托,依托他们设立农村涉农综合信息服务点。此外,农民群众对网络也有了较深入的正能量的认识,不再像新世纪初的那些年头,网络在好多人心中是被妖魔化的。
3 设立综合信息服务点的途径及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農村综合信息服务点的设立,必须由相关政府部门(或其他很有影响力的组织)牵头,在农村选设服务点。选设标准:善于、乐于同群众打交道,较受本村(社区)群众信任;经常接触互联网,对电脑等相关IT设备、软件操作较熟悉。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的建设按三种标准(简易型、标准型、专业型)进行[2]。资金充足,后两种的多建,否则简易型的多建。公益性职能:(1)帮助群众接触电商,网上买、卖涉农商品;(2)协助涉农公益性机构开展互动式的远程农民培训,远程庄稼、家畜病症诊疗等;(3)宣传推广各类涉农信息工具(软件平台、客户端、智能手机、电脑等)。运转经费保障机制:(1)建设期政府应采取适度补助措施(如报销网费、硬件投资等);(2)用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获取合理报酬:作为各涉农电商的物流服务点,获取物流服务报酬;配合各涉农机构(政府、科研、企事业等)在农村开展工作,获取它们提供的报酬或经费。
4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在设立和运转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服务点的撤销与新设:因种种原因,某服务点不能履职,要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撤销,重新设立,广而告之该区域的群众。防止“僵尸型”服务点的产生与蔓延。(2)运行中不能只支持某一个或几个电商,而是符合条件的合法电商都予以支持。这样既可在政治上搞好平衡,也能防止服务点沦为商业化行为的附庸。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著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R].农业部,文号:农办市[2014]9.
[3] 马琳,李红艳.乡村互联网发展研究状况概述[J].新闻界,2011(6):78-81.
[4] 左停,旷宗仁,徐秀丽.从“最后一公里”到“第一公里”——对中国农村技术和信息传播理念的反思[J].中国农村经济,2009(7):42-47,58.
[5] 吴永章,潘霞童晓,鲍瑜.探讨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J].农业网络信息,2010(10):10-13.
[6] 吴永章.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