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莲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一个是对马克思主義中国化的进程和规律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相对则探讨得比较少。正是基于此,本文从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简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及其意义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哲学;文化认同
The standard of judgment from the view of cultural philosophy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Abstract】For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ollowing issues: One is the Marx doctrine and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possibility; Another is about study of Marx's Chinese process and rules. And criterion for the Marx doctrine Chinese of the success of the standard problem of relatively is les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hilosophy, briefly discusses the doctrine of Marx Chinese success criteria and i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e Marx doctrine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到,此前我国学术界研究这一问题时,往往更多的是从以下两个路径人手:一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历次教条主义错误的斗争这条主线,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产生、发展和演进历程。这可以说是一种政治学的视角,从一定角度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原因与贡献;二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对象,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作用。这种研究视角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的推演。[1]
从这两个路径入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如果仅仅只是将研究视域局限于这两个方面,则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因为这两条路径一条主要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另一条则是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历史角度出发。从政治学角度出发,可以很好的把握中国革命与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价值意义十分明显。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政治方面,仅仅只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待与分析问题,则在无形中很容易令人产生一种认识上的偏差,这种认识偏差在于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没有多大关系而仅仅只是政治领域的问题,更有极端者有可能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片面理解为一种政治权力斗争的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背景、发展趋向等,使得研究具有连续性、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这种研究路径最大的特色与长处就在于理论体系的推演与建构,但这也正是其不足之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过于偏重理论体系的推演,则往往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脱离中国人活生生的现实和中国的近现代思想运动,变成一种自身的逻辑演绎。”[2]也就是说这种研究路径有可能会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现实与学术之间、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联系不够充分,甚至有可能产生脱节的危险。这也是我们所十分不愿看到的事情。
正是基于此,有些学者开始尝试着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与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从文化的视域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例如:刘力波、马启民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论述的整体原则框架中,以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命题和实践推进中所包含与涉及到的文化领域或层面的问题为主要关注和思考对象,借鉴一定的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种角度和范式。[3]戴安良在《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文中从文化哲学的视域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本土化”;应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放在全球化视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视野与中国的国情视野中进行考察。[4]这种从文化的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现实之间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域。
但是,所有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讨论当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何种程度上意味着已经“中国化了”,亦即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
当然,有人会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进行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之前,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有点为时太早。笔者认为,一般来说,目标的确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决定进程的方法与方式。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问题在此提出并不为时过早。
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呢?正如近几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一样,或许我们能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个较为具有说服力的标准。
根据文化哲学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在西方土壤中孕育而生的文化,其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而这种本土化过程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就是融入进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当中,亦即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国化。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将文化认同作为判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那么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置于文化哲学的视域之内。因为文化认同这一概念,首先就预设了文化视域这一前提,也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预设了文化视域的前提。
笔者认为,将文化认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的作用主要在于:
第一,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置于对世界全局总体把握的高度。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多元性、历史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在研究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与各种其他外来思潮以及中国传统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相互斗争而又相互吸收的过程,也需要注意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对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实际影响。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需要对世界全局有一个总体把握。正如陶德麟教授所说的:“离开了对世界各种思潮的了解,离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可能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探求到支配它的规律。”[5]
第二,有利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跟人的实践紧密相连,避免理论与实践、学术与现实之间的脱节,甚至于仅仅只是一种政治口号。
第三,有利于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一切人类先进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从而在文化吸收与融合上突破民族与国家的界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真正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
第四,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从而在文化上迅速达成共识。因为文化哲学视域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了的综合性文化。
第五,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界定于文化的范畴之内,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永久活力。
第六,这种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必然将促进我国广大群众的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从而增强我国民眾的内聚力与归属感。
将文化认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在该文中表述还十分粗略,有待进一步细化。囿于笔者知识的有限性,所述当中必然存在不当之处。希望笔者粗浅的看法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刘力波、马启民,《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域》[J],贵州社会科学,2008(4)。
[2]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P1。
[4]戴安良,《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2)。
[5]陶德麟,《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