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
【摘要】世间万物都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与生活,生物科学也是如此。生物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而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求知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作者从创设教学生活化情境、将生活引入课堂以及作业布置生活化三个方面论述高中生物课程之生活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 人本意识 创新意识
一、创设教学生活化情境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物这门学科。
(1)生活情境的创设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笔者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将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实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光合作用发现史和植物生长素”的设置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讲解,通过该过程的学习并补充一些跟植物有关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是一件十分轻松且有趣的事情。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2)联系生活情境,突破难点。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比较地抽象而且深奥,这样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也比较的困难,同时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设置生活情境,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同时又有效突破难点,就能实现知识的高效迁移,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笔者提出问题;“我们在吃咸菜的时候,口腔黏膜是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等,”引出细胞失水,学生们纷纷展开思考,使学生轻松理解到因为细胞内外浓度不同即外面浓度高于细胞内的而失水,同时对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分散难点,逐步深入,在学生们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这样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活跃了生物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将生活引入课堂
生物学离不开实际生活,这在新教材设置中已经有所体现,生活才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为生动的课堂,实现生物课堂的实效性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1)利用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生物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述“糖类和蛋白质”时等化合物的作用时,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早晨不要空腹喝牛奶,目的就是不让蛋白质当成能源物质被浪费掉,这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也有利于巩固生物知识的学习。
(2)在课堂教学中,理论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比如在学完“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内容后,教师可将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立足现实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活现象:创可贴的制作材料为什么要尽可能透气等,这样能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思想与求知欲,发展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与素养。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
生活化的作业,有效检测教学效果。“教室小课堂,生活大课堂”。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生物知识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将生活渗透的教学中,使学生真实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
(1)作业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学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后,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主取名加酶洗衣粉的广告,设置的广告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就要求学生观察生活进行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这种创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重视生活化作业的设计。让作业从书本回到生活,将问题置于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例如在讲“光合作用”的知识时,围绕着光和色素的问题从“秋天树叶变黄”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加强生物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同时又能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综上所述,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生活化教学比“灌输教学”“接受学习”更具开放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生物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深人挖掘生物知识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和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为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宝健主编,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93-104页
[2]中国生物物理代表团,从第十三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看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第十五卷第四期:826-827页
[3]初雪琴,加强学科间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J1.生物学通报,2001(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