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

2015-05-30 17:54孟桦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内功功夫教学方法

孟桦

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教师比较容易达到基本掌握、全面掌握甚至精通的程度,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法、技巧是无限的,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课堂教学值得一个教师钻研一辈子。很多书中在谈论课堂教学时都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名教师,讲课非常成功,课后有人问他:“你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他的回答是:“一小时。”问者大为吃惊:“只花一小时备课就讲得那么好?”这位老师回答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备这一课我花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怎样才能搞好课堂教学?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具备专业知识,熟悉教材教法就行了。这种观点名之为“内功”。另一种意见认为,功夫在教外。这类文章的作者往往引用陆放翁的诗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陆游的儿子有一次向父亲请教作诗的“窍门”,陆游写了一首诗作答,“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句“功夫在诗外”引出了种种“外功”之说:画家要画好画,功夫在画外;演员要演好戏,功夫在戏外;教师要教好课,功夫在教外。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应该怎样看待?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教学内功”与“教学外功”具体指的是什么内容。

概括地说教学的“内功”应包含:

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不断更新充实,跟上时代的需要。

熟悉课标教材,熟悉各个教学环节,熟悉基本的教学方法。

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如普通话,粉笔字,简笔画,考试命题及评卷等。

教学的“外功”应包含:

良好的职业道德,美好的情感。

广博的百科知识,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从上述内功与外功的大致内容不难得出结论。内功的有关知识、能力是教学所必须的。外功的种种也是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载体,育人是目的。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要做到这一点,自身要有较高大的道德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百科知识同样不可缺少,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做到不仅懂得某方面的一切知识,而且知道一切事情的某些知识。这也就是“本学科的专家,各学科的杂家。”尽管林林总总的知识不一定在某一堂课讲课时直接用上,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教学中的许多场合是大有间接用处的。文化艺术修养反映一个人的品位,也是改进教学的因素。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还是有创造性的教育家的尺度。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对当今的教师来说内功和外功都重要。

内功与外功其实是无法截然分清的。作为教学所需的某一种知识或技能,其本身是内功,其延伸则往往就是外功。如:教师的语言,按课堂语言达到清楚、简练的要求,当属内功范围。而朗读的技巧,雄辩的口才就属于外功了。

内功与外功的关系密不可分,但内功与外功是主辅关系,外功深广,内功才能达到更高水平。内功与外功从本质上来说是素质。内功主要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外功主要是教师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现在各级各类的教学大赛,除了比课堂教学,还要比个人教学技能。所以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就要苦练内功与外功。

下面我谈下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的备课环节。

备课主要应具备三个要素:讲什么内容,对谁讲,怎样讲。备课时针对这三個方面下功夫,就可以较好地满足课堂的需要。首先是讲什么,要明确一堂课要讲授的内容,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总是比较固定的,教师教过几遍之后就基本掌握或熟练掌握。

其次是对谁讲。当然是对学生讲,但是问题是对什么样的学生讲。或许有的老师以为,备课就是备‘课,‘课备好了对谁讲都一样。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一届有一届的情况,一个班有一个班的特点,尽管其差别有时很小,但毕竟有差异,不能一成不变地来对待有差异的教学对象。即使讲同一个语言点,也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在遵循学科的规律特点,适应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同时,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

然后是怎样讲。讲课要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和手段。如果把前者比作过河,后者就是怎样过。同一个课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同一个老师也有不同的方法。这是备课时变化最大、最值得钻研的部分。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的运用,到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等等,都是应该考虑的内容。课之所以要常备常新,不能‘千课一面,主要原因在于此。记得我同样的课讲过两次,大家都听过这两节课,一定感到这两节课的课貌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教学内容没有变,但因为教学的对象变了,我所确立的教学目标也变了,因此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教具、课件的应用也都变了。总之,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一般地讲,对备教材都比较重视,有时甚至把备教材当作备课的全部内容。而对备学生、备方法却往往重视不够。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现在备课更重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的三个层次。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谈论读书学习时,曾说过学习的过程是‘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最后达到活用。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备课三个层次的启示。备课的第一个层次:有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备课真可谓下功夫,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旁证博引,但讲课的效果未必很好,结果把薄的教材讲厚了,这是备课的第一层次——求广。教师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广与精的辨证关系,于是去芜存精,只留下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按这样的备课来讲授,结果倒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留有余地,效果不错。这是备课的第二个层次,把厚的教材讲精了。但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还能在其他方面给学生以无形的影响,如学习方法的点拨,思维方式的训练,品德修养的熏陶。这是备课应该追求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把教材讲活了。

猜你喜欢
内功功夫教学方法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