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稳定和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加快,旧有的就业思维、就业理念和就业体系都面临着深刻变革,这些问题倒逼学术界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全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大学生就业能力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论》一书进行解构和分析,力求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就业选择;反思
【作者单位】贺明银,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项目“转型时期大学生社会信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C1418。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优劣既是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反映,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目标的实现,也与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息息相关,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进行的研究从未停止,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深化,旧有就业思维、就业理念、就业体系等都面临着颠覆性的变革,这都倒逼学术界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也逐渐涌现,而《大学生就业能力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该书从就业能力的理论、心理等层面角度出发,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放在世界经济视阈下去审视,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中研究,为科学分析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可能,值得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研究和阅读。
一、对就业能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从西方引入的,二战后,受战争影响,社会劳动力极度匮乏。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从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就业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目前,就业能力的理论构建基本形成,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以市场寻求为主,重视经济规律影响的客观性;第二,以求职者为主,注重个人就业能力体系的完善;第三,以个体和劳动力市场互动为主,承认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说,这三个研究方向带有明显的先进性,同时局限性也十分突出。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并没有形成共识,大部分学者始终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知识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上,更多注重外部环境的打造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忽视了对就业意识和思维的科学培养,对影响就业的诸多社会因素重视不够,导致就业指导与经济发展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该书则对就业能力理论层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该书指出,“就业能力”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就业能力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结构性突出的、多维度的。作者认为,就业能力的概念应该是个体素质、各种技能以及主观理解力构成的整合体;而心理—社会建构观的假设认为,个体的就业能力是由职业身份、个人适应力、社会人力资本三个维度构成的。三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单纯地割裂三者之间的联系,而对某一项进行深入研究,都是舍本逐末的。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后,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会不断提升,就业者一旦在某一环节上存在短板,尽管另外两个环节的优势明显,也很可能会失去竞争先机。第二,就业能力不仅仅包含静态的基本素质,也包括动态的过程性特征,就业能力既要满足求职的需要,也要满足求职者职业流动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就业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动态的、不恒定的。求职者的外貌气质、个性魅力、身高等这些属于静态的素质,这些因素改变的空间较小,但是对于文化素质、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这些动态的过程性特征,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选取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要突破模式化发展方式,逐渐建立个性化的发展理念,让每个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职业气质和职业能力,这样才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正确途径。
二、对就业能力研究视野的拓展突破
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当前理论界对就业能力研究存在明显的视野和思维局限性。大部分学者过于注重从经济客观规律出发,通过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和研判,来确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构层次和发展方向,从而选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和体系。可是,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即使是同一专业的两个学生,同样的性别和年龄,接受同样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最终的就业结果也是不同的。一些人就业前景很好,个人发展顺畅,而一些人则就业前景很差,个人发展遇到瓶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问题呢?《大学生就业能力论》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该书认为,就业能力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层面上的,很大程度上更是心理层面上的。因此,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不仅仅要注重技能培训、知识储备,更要注重精神指引和人格塑造。在该书中,作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放在心理学的视阈下进行分析研究,正是这一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突破,使作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作者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生产方式也随着变化。企业的发展方式、营销方式、管理方式等都是瞬息万变的,未来的企业管理方式将会采取弹性管理,固定雇佣的工人数量会减少,临时雇佣的工人数量会增多,这对就业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就业者具有高超的职业弹性,具备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和工作环境迅速变化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积极适应者”。
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即使两个人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同样的性别和年龄,接受同样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最终的就业结果也是不同的,因为二者对于外部竞争环境和经济形势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就业者要想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得先机,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技能等,更要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提高自己的适应性和职业弹性。而适应性对就业者最大的贡献在于,就业能力不仅仅着眼于生存,更着眼于实现就业者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个人的更好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适应性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和益处是长期性的,而非及时性的。同时,作者认为,适应性并不单纯只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职业能力的结合体,正是因为就业者拥有多种职业能力,最终在就业端才能表现出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高超适应性。
三、对就业能力体系构建的科学界定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等理念的提出,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就业者在实现就业的过程中,受知识、技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是短暂的,而受创业激情、文化修养、自我管理能力等后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巨大而深远的。从这一观点出发,学术界对现代就业能力体系也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大学生就业能力论》一书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一个人一生从事一项工作的可能性逐渐缩小,个体必然会面对不同职业间的流动与选择。该书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系构建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更加承认主要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角度,对就业能力体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和细化。作者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由七个方面构成,即专业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职业品质、情绪管理能力、生涯规划能力、信息素养。在这些能力中,知识技能等客观因素只占了一个方面,而其他六个方面都是关于大学生人格塑造、道德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由此可见,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动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和高新科技飞跃不断变化的,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积累的作用不明显。而其他六个方面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职业品质、情绪管理能力等都是渐进性的,积累的效果十分明显,是与就业者的从业时间成正比的。要想构建完备的就业能力体系,大学生必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调整对就业能力的认知,扭转“高不成、低不就”的错误理念,消除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完成从受教育者到实践者身份的转化。其次,要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进行更新完善,始终保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最后,要培养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就业者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更重要是为了实现自我目标和个人的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深入变革,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经济转型期的经济特点和社会特点出发,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拓宽视野,发挥交叉学科的融合优势,不断丰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推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圆满解决。
[1]康廷虎,庞倩,张丰. 职业决策情境中信任水平对建议采纳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3).
[2]康廷虎,黎进萍. 学业成就与工作绩效的跨情境测量分析—般能力理论的应用与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3]康廷虎,王晓庄. 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求职自我效能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 .
[4]康廷虎,王耀,肖付平. 基于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建构与培养路径[J]. 甘肃社会科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