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曹文广 张世衡 苏宝珠
[摘要] 目的 探讨顽固发作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CT征象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胰腺癌患者30例以及顽固发作性胰腺炎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分析临床CT征象特征。 结果 胰腺CT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胰腺密度异常、胰管扩张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主要表现为胰腺局限性增大,反复发作胰腺炎组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有1例为扩张胰管贯通区病变,而反复发作胰腺炎组有11例为扩张胰管贯通区病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CT强化结果主要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状持续性弱强化,而反复发作胰腺炎组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型不均匀性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胰腺癌与顽固性反复发作胰腺炎在CT影像学上各有特点,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为两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关键词] 顽固发作性胰腺炎;胰腺癌;CT征象;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9-0106-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导致胰腺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1,2]。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难以确诊,临床上一旦确诊,通常已经到了癌症晚期,治疗效果差。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对胰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CT是临床上辅助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方法,但临床上顽固性反复发作的胰腺炎CT影像有类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以及30例顽固性反复发作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特征,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胰腺癌患者与30例顽固性反复发作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诊断明确,临床资料完整,CT影像学资料完整。排除资料不完整的患者。胰腺癌组30例中男19例,女11 例,年龄43~67岁,平均(53.1±8.5)岁;反复发作胰腺炎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2~65岁,平均(52.3±7.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临床资料 记录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500 U/mL的比例。
1.2.2 CT影像学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仪器为GE螺旋CT机。螺旋扫描,螺距0.8,层厚5 mm,参数130 mAs,140 kV,范围:膈顶至肾下极。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1~2)mL/kg,速度(2~3)mL/s。先进行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记录两组患者的纤体形态、密度、胰管改变情况,记录强化特点,包括非肿块型不均匀强化、肿块或者结节状短暂性弱强化、肿块或者结节状持续性弱强化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院時及入院后24h血清淀粉酶水平
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500 U/mL比例
[n(%)]
2.2两组胰腺CT影像学结果比较
胰腺CT影像学结果显示,两组胰腺密度异常、胰管扩张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主要表现为胰腺局限性增大(图1),反复发作胰腺炎组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图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组有1例为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而反复发作胰腺炎组有11例为扩张胰管贯通病变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图1 胰腺癌,胰腺局限性增大
图2 胰腺炎,胰腺弥漫性增大
2.3 两组胰腺CT强化影像学结果
胰腺癌组CT强化结果主要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状持续性弱强化,而反复发作胰腺炎组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型不均匀性强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胰腺CT强化影像学结果[n(%)]
3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其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5,6]。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而治愈率很低。近年来,全球胰腺癌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瑞典发病率为125/10万,并且在过去的20年这个发生率保持不变,挪威、英国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目前胰腺癌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且恶性程度更高,患者预后更差。胰腺癌的发生主要以胰头最多见,其次为胰体。
胰腺位置较深,胰腺癌早起表现不明显,容易漏诊。而慢性胰腺炎,尤其是顽固性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其体征、症状等与胰腺癌均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临床上容易造成两者间的误诊。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或酒精中毒等因素导致的胰腺实质进行性损害和纤维化,常伴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3,7]。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营养不良、腹泻或脂肪痢,后期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CT是目前认为辅助诊断胰腺疾病的有效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CT扫描可以发现胰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甚至可以发现直径在1 cm的肿瘤,而增强扫描可以使平扫难以确定的病灶显示更加清楚,在增强的胰腺实质内,可见到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病灶[8,9]。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是弥漫性或者局灶性的胰腺增大、水肿、坏死、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到积液,CT还可以发现胰腺炎并发症等[10,11]。
在本次研究中,在入院时和入院24 h检测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血清淀粉酶水平并不能有效鉴别胰腺癌和反复发作的胰腺炎。对两组CT影像学结果进行比较,胰腺CT影像学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增大,仅有少部分患者能表现为弥漫性增大,而反复发作胰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增大,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局灶性增大。这与胰腺癌与反复发作胰腺炎的病理改变有关[12,13]。这个结果也提示,对于CT显示局灶性增大的患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两组胰腺密度异常、胰管扩张的比例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扩张胰管病变区的比例,胰腺癌组比例显著低于反复发作胰腺组。胰腺炎是因炎症导致胰蛋白酶自体消化,导致胰腺导管以及血管遭到破坏,胰液外漏,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胰腺實质内出现炎症浸润、纤维化,因此胰管阔航区病变率较高[14]。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胰腺癌组CT强化结果主要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状持续性弱强化,而反复发作胰腺炎组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型不均匀性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结果与两种疾病的病理改变有关。而增强扫描也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方法之一。CT结果如果显示为肿块或结节状持续性弱强化,应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综上所述,胰腺癌与顽固性反复发作胰腺炎在酶学改变上差异不显著,鉴别困难。而两者在CT影像学上各有特点,尤其是增强扫描,能够为两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琨. 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CA19-9检测在老年胰腺癌诊断中价值分析[J]. 医学综述,2014,20(22):4206-4207.
[2] 吴冬梅,贺修胜,郭杏丹,等. SPARC基因DNA甲基化与胰腺癌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6):3188-3190.
[3] 杨文兵,孟连英. CT在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29-230.
[4] 高敏,吴艳艳,李庆华.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分析与鉴别[J]. 吉林医学,2011,32(13):2561-2562.
[5] 陆文龙. 多层螺旋CT增强成像在诊断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8):2478-2479.
[6] 韩丽,夏廷毅. CT和MRI及PET-CT在胰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7):777-780.
[7] 刘洪海.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应用CT影像学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9):106-107.
[8] Dibble EH,Karantanis D,Mercier G,et al. PET/CT of cancer patients:part 1,pancreatic neoplasms[J]. Am J Roent-genol,2012,199(5):952-967.
[9] 朱丹丹.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的15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8):6268-6270.
[10] 陈雷,周正荣,彭卫军,等. CT灌注成像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83-1286.
[11] 程祝忠,许国辉,黄娟,等. 胰腺癌CT灌注成像表现及其生物学相关性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40(3):521-524.
[12] 刘倩倩,黄小华,董国礼,等.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14):45-49.
[13] 孙家龙,徐家声. 64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9(3):23-24.
[14] 顾亮先. 23例胰腺癌的CT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3969.
(收稿日期:2015-04-20)